7月29日至30日,广州地铁集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系统回顾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过去五年广州地铁先后开通9条新线,客运量达140亿人次,承担起全市48%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量,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据大会透露,未来五年,广州地铁提出要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地铁”,努力实现线网里程在2023年翻番达到800公里,推进“智慧地铁”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有温度的地铁服务。
五年开通9条地铁新线
过去五年,广州地铁建成开通了9条(段)156公里新线、1条7.7公里有轨电车线路,平均每年开通32公里,线网总里程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运营安全行车14.8亿车公里,运送乘客140亿人次,日均客运量从493万人次增长为767万人次,年均增速达11%,承担起全市48%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量。在国际地铁协会中,运营服务可靠度、正点率、公共安全水平等指标名列前茅,服务满意度连续多年稳居全省交通行业榜首。同时,广州地铁向超过40个国内外城市提供轨道交通设计、监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累计承接总体总包设计的地铁线路达50余条,完成线路联调筹备10条,对外培训总量超过70万人·天。
多项科技成果全国首创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州地铁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1+7+N”的“用产学研”创新体系。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显著,自主研发并应用了国内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线电机车辆、MTC-I型CBTC信号系统、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EUHT),全国首创盾构带压开仓“衡盾泥”辅助工法,全国率先广泛应用多元化支付及宽带LTE无线系统,首个实现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应用。广州地铁还成立了25个职工及劳模创新工作室,五年共牵头和参与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24项,承担编制行业标准28项,获得政府科技奖励10项,申请国家专利达253项,科技创新走在行业前列。
未来五年里程达800公里
广州地铁在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把广州地铁建设成为服务型、引领型、融合型、持续型的新时代地铁,全面实现“项目领先、指标领先、模式领先、人才领先”,使企业整体实力走在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列,成为行业的典范。尤其是要把加快建设步伐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线网里程在2023年翻番达到800公里的目标,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有温度的地铁服务。
广州地铁就具体如何实现发展升级做出了部署,包括:一是高标准前瞻性开展规划设计。广州地铁表示,要按照广州市的城市发展布局,加强广州与各城市的互联互通和辐射带动,构建全新一体化的湾区“9+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实现重要城市间30~45分钟出行时间控制。充分考虑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等因素,规划设计好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市内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四面八方”。二是优质高效推进地铁建设。以“平安、优质、高效、勤俭、廉洁、和谐”为原则,加强工程计划管理,实施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模式,全面加快地铁建设步伐。坚持“绿色建设地铁、建设绿色地铁”的理念,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确保工程建设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更加注重采用绿色工艺、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等,实现地铁和环境友好共处。三是高品质智能化推进地铁运营。迎接日均客流超千万的形势,分析常态通勤客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加强客流预测,优化客运组织、行车安排,提升线网运输能力。深入探索多元票务、多元服务,加大智慧系统、智能设备投入与配置,打造地铁轻生活平台,实现服务智慧化、精准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四是全力推动“地铁+”向纵深发展。继续发挥行业品牌优势,利用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应用能力,整合产业上下游企业专业服务,成为行业领先的城轨交通一体化服务提供商,推动“地铁+产业”实现“走出去”,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塑造世界级的产业影响力。
广州地铁党委在党代会中着重强调要创新,提出要以执着的引领意识推动重点项目核心技术研发,积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趋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推进“智慧地铁”建设,加快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全自动化运行、智能运维、生产云平台及大数据运用等系统研发和应用,确保新一轮线路技术先进。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行业前瞻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技术瓶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升核心领域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城市轨道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复杂环境下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能力保持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围绕高质量、快速地推进新线建设,着重开展车站和建筑装配式建造技术、隧道大盾构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