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球造船业复苏迹象初现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12-20 13:29:00 贸易风

导读: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造船订单量首次出现大幅回升,但并非所有船厂都如此幸运。

  据ADAM CORBETT从伦敦发回的报道,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造船订单量首次出现大幅回升,但并非所有船厂都如此幸运。

  今年造船厂迎来了订单量和造价齐现复苏局面,然而生意的好转不足以掩盖行业存在的问题——造船业仍在为应对5年前市场崩溃造成的后果而苦苦挣扎。

  很多船厂在交付景气时期接到的大部分订单后业已减产,如今其注意力再次集中在赢取新的订单上。

  由于贸易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回暖,船厂的造船坞又有不少空余泊位,导致今年的订单量较 2012年增长了一倍。

  伦敦船舶经纪行Clarksons的调查结果表明,今年最热销的当属超过8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其订造量比上年直线飙升6倍有余。另外在下半年的干货船舶市场,海岬型散货船订单增长238%,大灵便型船增长l30%,反映市场已强势反弹。

  Clarksons 的数据显示,相比油船订单的60%增幅,散货船的整体订造量上升110%,从中体现出贸易市场的相对需求。由于投资者对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颇感兴趣,促使LPG运输船订单量上升130%。

  与此同时,Clarksons估计船厂的手持订单量已从市场上现有船舶的50%减少到20%左右。

  上述比例缩减意味着,造船厂手里平均只有不到2年的工作量,而市场高峰期为3.6年。那些下单的人现在只要等20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船,而2008年需要等36个月才能交付。

  订单的缺少意味着现在仍是买方市场。据Clarksons调研部门负责人Steve Gordon估计,2007年和2008年获得过订单的船厂当中,现在只有不到50%有活可接。“船厂的产能确实有所减少,”Gordon说道。

  他表示这是由于需求相对偏低及业界开始追求船舶效能所引起,从而促使船东只与那些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流造船商合作。

  Gordon对今年的市场评论道:“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一投资者被低廉的价格、优惠的付款条件及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合适的船所吸引,此外最近达成的交易都与省油节能和满足控管规定有关。”

  投资者处主导地位

  “现在的投资者想确保自己得到合适的船,因此他们非常青睐那些有相关建造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造船厂。船厂现在正努力迎合船东的要求。”Gordon补充说。

  Gordon认为,一个双层结构的市场正在形成。“受青睐的船厂不愁接不到单,而那些根基不扎实、实力较弱的船厂则处境艰难。”

  此外,新船的造价有所回升,但幅度很小,基数也很低。按照通货膨胀调整指数,它们仍处于10年内的低点,而且比2008年的高峰期要低30%至40%,这是促动新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造船厂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最典型的例子包括STX造船海洋,其它被披露存在同样问题的知名船企有中国的熔盛重工等。

  韩国造船厂成为海工船、大型集装箱船和气体运输船订单的主要受益者。日本的形势由于日元贬值而出现好转,而欧洲造船厂则被迫实行进一步的重组和专业化。

  中国能克服困难并越来越强

  Clarksons调研部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小型新兴造船厂的困境尤为突出,乃至于国内多达75%的船厂已交付最后一艘船,现在正处于无单可做的境地。

  但Gordon提到,中国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就订单量和产量而言,仍是名列前茅的造船国。

  现在中国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它能够克服目前的低迷并越做越强。劳氏船级社(LR)业务发展及创新总监Nick Brown从2006年就被派驻中国,因此亲身目睹了它作为世界最大造船国的惊人崛起。他认为,尽管中国在该行业的增长有些突如其来,但它的地位很难被动摇。

  “当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就开始听到有50艘油船的订单要做这样的消息,但当时连船厂的影子都还没有。现在不但船厂有了,而且在过去3年里,中国造船厂交付的船舶总量较前30年要多出 33%。”他说道。

  “现在很难预计哪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如果你看看我们(LR)针对203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会发现我们认为届时中国建造的船舶总量,将比实力排在其后的竞争对手多出50%以上。”

  对于新兴小型造船厂来说,还有一些包括质量在内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一些有迹可循的质量问题亟需解决。我们认为,中国正在经历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遇到过的问题,”Brown表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