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球造船业结构调整应着眼于长远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12-11 16:32:00 造船海洋

导读:目前全球造船业界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大规模进行了结构调整,但供需获得均衡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目前全球造船业界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大规模进行了结构调整,但供需获得均衡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参与201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高级海事论坛(Senior Maritime Forum)的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公司首席研究员Martin Stopford指出,应该从明年及后年等近期市况展望中摆脱出来,要从长远角度的巨大上升周期("great cycle")观望市场。

  他表示,以后10年间,造船航运业界因建造能力及船舶容积量的过剩而持续经历困难,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暂时出现的上升及衰退的反复情况只可能是巨大上升周期的一部分而已。全世界造船业界的建造能力从2012年的1.54亿DWT下降到今年的1.22亿DWT,有望到2014年有可能再下降到1亿DWT水平。不过建造过剩情况可能持续存在,他说,“根据我来估计的剧本,在以后10年间全球新造船需求可能保持在年均6000万-8000万的水平。”

  研究员Stopford表示,继2009年之后到现在,全球共有506家造船厂被淘汰,不过迄今为止,造船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暗示着结构调整项目会持续加快步伐。还有表示,目前造船业界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化现象正在持续进行之中。

  另外,Stopford指出,在危机之下,造船厂更难以选择性的获得订单,为获得订单的洽谈也变得更困难。又说“在萧条情况之下,只能获得船东愿意建造的船舶订单,因此造船厂应该在建造船种方面具备灵活性。”

  针对中国造船业界表示,中国正在以“造船厂减速运航(shipyard slow steaming:把在市况下滑时期船舶公司的减速运航比喻到造船厂上)”等积极的方法来进行缩减建造能力,韩国的大型造船厂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下滑趋势中出现在市场,而发展到了目前的水平,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的造船厂也有可能步入同样的增长大道。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克拉克森,造船业,结构调整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