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助推器

http://www.jctrans.com/ 2017-07-11 时代周报

导读: 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记者 王心昊 

  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就在两个月前的5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汇报会上,王福强作为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向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课题汇报。

  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王福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发展都有着自己的深刻认识。近日,就湾区规划定位和发展建设等问题,记者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助推器

  记者:从2008年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到2015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再到今天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这几年陆续受到中央关注,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承担了怎样的使命与担当?

  王福强: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过《关于珠三角改革开放规划纲要》,到现在提出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可以看出,对于粤港澳的定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与它们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是相一致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改革开放发展到现阶段,我们有了底心,有了信心,有了基础,以前是跟跑,现在是并跑,以后可能是领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鲜明地提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愿景,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助推器。

  记者:大湾区虽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但内部城市经济结构同质化倾向明显,内部竞争相对激烈。反观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城市之间分工相对清晰。在你看来,粤港澳湾区城市应当如何找到城市间的差异化定位?

  王福强:总体来说,城市化中,各城市单元的定位要体现出区情要求和比较优势。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发展潜力、发展阶段、地方禀赋、历史基础、现实优势等因素来优化各城市单元的定位。具体地,一是要有继承性。尊重历史传承。每一个地方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定位就不能割裂它而另起炉灶。二是要有现实性。要准确分析现实的条件基础,基于此进行深化、拓展,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独门暗器。三是要有前瞻性。要深入挖潜,综合分析城市发展方向,给出具体指引,预设各种情景模式,给出城市未来形象的描述。四是要强调包容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单元,其定位不是排它的,是一种竞合发展的关系。这是由时空发展、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等因素造成的,不宜轻易地限定某个城市是这个定位,某个城市是那个定位。要强调包容中发展,发展中渐显,渐显中提升。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城市定位,也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过程中也曾存在同质竞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加强城市间的协调、沟通,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争取。相信每个城市的行政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市场判断,就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如何挖掘自己的增长潜力,如何形成自己的城市定位。

  记者:研究报告中提到,广西、福建、海南三省区均靠近大湾区,可以四地联动,推动融合发展。对于粤港澳湾区而言,如何能够依靠好周边区域,融合发展?

  王福强:报告中将三省区作为大湾区的拓展区,为将来的整合发展做预设。因为它们和粤港澳大湾区一道,集中了国内所有的“特”字元素,有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等,有许多高端开放平台,将它们的优势集合起来,可以打造一个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平台。另外,它们面向港澳、台湾,关系到祖国统一问题,通过融合发展,可以对解决祖国统一形成示范。

  如何和这几个周边地区合作?一是将周边作为自己的腹地,将相应的产业、职能转移,解决大湾区大城市病的问题。二是将之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种要素资源的支持,包括土地、人力、资本、空间等,可以提供。三是加强沟通,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形成融合型发展态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内有广深港澳四座国际化城市,过去这些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在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下,它们应该如何承担“核心”职能?

  王福强:四个核心城市,是大湾区发展的发动机,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通过这些功能定位,发挥着各自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功能定位的形成,是在长期竞争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其现实性、连续性,也有其包容性,更有其差异性。例如香港、广州、深圳的金融功能,就可以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配置。如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功能、内地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深圳的科技金融功能,广州的商贸金融功能,都是各具特色的功能。

  这些都是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形成的。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市场知道如何最佳配置资源,企业家知道如何寻求商机。政府所能做的,只能是因势利导,而不是代替包办。所以,妥善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它们有效承担核心功能的首要任务。其次,为了避免恶性、同质竞争,也需要它们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做到差异化发展。

  记者:研究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市场要素有序流动。应该通过怎样的措施有机结合香港的金融、深圳的创新以及东莞、佛山的制造业?

  王福强: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大湾区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自由流动了,各种要素自然会通过市场进行最佳配置,三地的优势就会互补。我们在规划研究中,对于如何推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出了许多设想,特别是人流和资金流的相互流动。

  比如,对于人流,我们建议率先对大湾区居民采用去港澳的“落地签”,还要对专业资格进行互认,鼓励专业人才大湾区自由就业,就像欧盟一样,德国的律师可以到荷兰工作,法国的会计可以到意大利工作,不存在执业资格不承认的问题。对于资金流,我们提出是否可以在兼顾国家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同时,适当给予大湾区一些特殊政策,使符合大湾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资金进出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是否可以在用汇政策上鼓励大湾区企业到海外收购科创、生物医药、重要资源等标的。其他如通关便利化方面等也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记者:对比起旧金山湾区密集的产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产研结合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能够充分利用核心城市中的高校来为湾区的产业创新服务?

  王福强:旧金山湾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高,就在于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各类创新主体活跃、金融支持发达、产业转化方式多样。其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主体。粤港澳大湾区有近200所高校,其中还有4所世界100强大学。这些都是大湾区宝贵的资源。要重视高校自身研发成果的转化,鼓励高校的科研成果到大湾区转化。要发挥高校研发资源的作用,支持企业利用高校的实验室等平台进行科技创新。要支持企业利用高校的研发人员,通过在高校设立研发中心或聘请高校的研发人才到企业兼职等方式,为高校科技人员提供科研机会。要将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意人才的基地,针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记者:研究报告中提出,要逐步给予保障大湾区改革创新的自主权。这对于大湾区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王福强:大湾区内地的九市,是中国改革开放比较早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城市发展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受益于改革开放。总体来说,易于改革的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都已经取得了进展。现在面临的难题,是改革遇到了天花板,好多以前不敢触及的领域已经成为了改革的阻碍。没有综合性改革,经济改革就会很难推进,其取得的成果也很难保持。比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已经严重损及了经济改革的成果,也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基于此,就需要推进综合改革。而综合改革,会涉及敏感领域,在这种形势下,改革要向纵深发展,就需要给予大湾区改革创新的综合授权。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鼓励地方开展相关领域的改革,保护改革者。

  另外,不建立容错纠偏机制,就无法真正推动各项改革深入。各项改革就只会停留在口号上。有了这样的授权,相当于给大湾区松了绑,打开了改革的天花板,就会激发创新活力和改革热情,会真正推动大湾区的改革迈向深入,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真正启动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

本文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查看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线客服

贸易网评

作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
随着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和投资大国,中国已步入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行列,新的地位意味着新的责任。 [详细]

财经评论 深度观察

财经观察:油价上涨让埃及...
近期,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目前每桶已超过80美元。对于正在实施严格经济改革计划、财政本就捉襟见肘的埃及来说,不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