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美军演?有参与无联合

www.jctrans.com 2014-6-13 15:20:00 重庆青年报

导读: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首次派舰参加“环太平洋军演”,这是该军演实施43年以来,首次出现中国身影。在分析该举措是否为美国践行多边外交框架之前,应该听听2013年3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威尔金森的原话:“中国参演时将遵守美国法律,而美国海军也会确保演习期间不泄露任何机密情报。”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首次派舰参加“环太平洋军演”,这是该军演实施43年以来,首次出现中国身影。在分析该举措是否为美国践行多边外交框架之前,应该听听2013年3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威尔金森的原话:“中国参演时将遵守美国法律,而美国海军也会确保演习期间不泄露任何机密情报。”

  从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不难发现,从2000年开始美国就立法限制美军与中国军队展开交流。分析14年来该法案条款的更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在至今仍生效的条款中,中国的“威胁级别”让中美“联合”军演绝无可能,中国的加入只能被定义为“参与”。

  1999年末,美国人眼中的中美关系,正面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这一年的5月7日凌晨,两架美国空军B-2轰炸机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过数次空中加油后穿越大西洋飞抵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上空,向一座由美国认定的“贩卖先进军事技术给利比亚和伊拉克”的建筑物集群,发射了5枚2000磅型联合定向攻击炸弹。爆炸之后却发现“炸错了”,5枚炸弹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南侧毁损大半,武官处办公室被夷为平地。3名中国记者丧生,20名中国公民受伤。

  炸馆事件引发中国政府强烈谴责,中美关系陷入建交以来的冰点。但美国在此时间节点上,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沿用陈旧的冷战思维模式,开始在《国防授权法案》中加入对中国军力的分析和“防范”内容。

  该法案第914条规定“将设立研究中心分析中国军力”。在1999年美国油价上涨、经济陷入十年来首次衰退的当口,国会毫不考虑国计民生,执念增加预算“摸底”人民解放军,以便盘算开战胜败率。

  不仅要建立研究中心持续摸底,该法案还要求在每年的3月31日(美国财政年度结算日)前,国防部都需要提交《中国军力报告》。内容包括中国与他国进行的军事接触、军队战斗力全面评估,以及1993年1月1日起所有访美中国军官的详细行程。

  而美国也为预防与中国开战,打下了“牢固”的第一步。除开第1401条规定封锁“对中国输出导弹技术”之外,第1201条更是规定“将全面限制美军与中国军队的交流与接触”。条款细则中,决定在核行动、高级兵种联合作战、太空军事行动等12个方面,对中国军队实施全面封锁。

  2001年—2007年 借助WTO经济封锁启动

  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发生在9·11事件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虽然舆论普遍认为,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的战略防御重点开始转向中东,中国政府公开支持打击恐怖主义以及投票支持军事打击伊拉克,也让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

  但如果仔细分析2001财年至2007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的涉华条款,则能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有增无减。并且已经从单纯的军事武力防备,升级到经济贸易担忧层面。

  “要建立美国—中国安全审查委员会,审慎评估中国崛起给美国国家安全以及经贸所带来的影响。”在2001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议案》中,第1238条首次假设了中国对美国经济贸易领域可能带来的威胁。并在其细节条款中用A至J编号,详细论述中国可能在实体货物、技术交易、金融转让、贸易结算等方面给美国带来的威胁。

  按美国对华关系委员会在2000年发表的《启程:中国、美国和WTO》的专题报告,美国认为中国加入WTO有可能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风险”。因为“WTO处理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经验不足,因此在针对像中国这样规模和复杂度的经济体时,无法构成判断标准”。

  为了减轻担忧,美国分别在2002财年和2003财年修改了《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议案》中对“中国军队的限制”。增补诸如“谨防中国公司进行军事采购”、“禁止销售技术报告”等多项细则。更在2006财年,将“WTO争端解决机制”单独列于第1211条的(2)项中,污蔑中国操纵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违规补贴等。

  而这一切,也只不过是美国戴着有色眼镜“歧视”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已。一方面渴望中国开放巨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又唯恐中国加入WTO之后撼动美国在世界贸易框架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2011年—2014年 去除亚太平衡战略阻碍

  中国加入WTO对美国经济的利弊,学术界尚有争论。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则实实在在将美国经济卷入深渊。2008年9月至2009年年中,美国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每当美国经济衰退,其《国防授权法案》的讨论中便会出现关于中、俄等国威胁的新论调。这次的新词是——网络战与太空战。

  中国作为网络战的防御方,从来不会主动发起挑衅。但美国却从2000年开始,密切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计算机力量发展趋势,更是下大本钱试图保持美军的“领先优势”。1995年五角大楼组织的第一批“黑客”还是小打小闹,2007年美国国防部的正式参与,“网军”JFCCNW正式作为独立兵种应运而生,2008年美国总统的授权,更壮大了美军的网络部队。

  而俄罗斯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对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发动的网络阻瘫作战,更让从未彻底更改冷战思维的美国国会忧心忡忡。因此在2008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忙不迭地增补第1263条“要研究中国军队的网络战部署能力,包括其学习和发展情况”。

  不仅是网络,“审查涉及参与中国太空活动的承办商的安全风险”也成为2009财年讨论的《国防授权法案》第1233条内容。并不奇怪,美国在其后冷战时代的军事战略中,将网络和太空视为两大军事处女地。比起网络,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三连胜”(2003年、2005年、2008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更能引发美国“关注”。

  2008年-2010年 新型对抗作战模式

  “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威胁,无法通过一个国家单独解决。甚至无法通过与传统盟友的合作得到解决,而是必须通过与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来解决。”虽然奥巴马上台之后,在外交言辞上比小布什讨喜不少。但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上写下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才是美国近年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的重心。《国防授权法案》当然也要用总统签署的法律条款,配合这台大戏。

  从2010财年开始,《国防授权法案》中便出现了对“中国安全形势分析”的增补;2011、2012财年连续两年热炒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所刻意渲染的“中国反介入战略防备”(美方称中国现在正努力地发展一种力量,同时把这些力量付诸行动当中,制止美国的军事力量进入台湾海峡及中国沿海地区);2013财年将重心直指钓鱼岛问题与核威慑;2014财年更是将范围扩大至要坚决排斥中国“导弹防御系统”。

  中国本土—中国台湾—中日关系—中朝韩关系,这四年来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的涉华条款地理范围逐渐扩大,包含领域也延展拉伸。美国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造势借力,《国防授权法案》用经典的现实主义权力均衡思维,来指导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同时为了对中国实施再平衡,美国有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煽风点火,刻意制造可控危机,进而调动盟友等力量共同给中国施压。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