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基于中美长远利益 降低贸易对峙风险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6-6 10: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太阳能元件征收最高35.2%的额外进口关税。结合新近美国钢铁工业联合会正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提交针对中国轮胎的双反申请,以及坊间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冲突,中美经贸关系或将迎来一个艰难的时刻。

  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太阳能元件征收最高35.2%的额外进口关税。结合新近美国钢铁工业联合会正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提交针对中国轮胎的双反申请,以及坊间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冲突,中美经贸关系或将迎来一个艰难的时刻。

  相比起本世纪前十年,目前中美贸易关系更为复杂。这一定程度上预示当前中美间贸易争端不再是一种不离不弃的策略博弈,而将是基于冲突的战略博弈,即美国越发不再把中国权作是基于“中心—外围”经贸关系下的不对称谈判主体,而作为一个相互竞争国际经贸影响力的对等主体看待。若这一判研是客观的,那么中美如何处理双边贸易争端将左右着中美经济间的离散程度。

  事实上,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确实进入新常态,且中国贸易条件存在恶化风险。其一,现今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正步入筑底反弹新周期,而新兴经济体则正接棒新一轮去杠杆,美国经济率先复苏使美国市场成为了全球为数不多的新亮点,影响甚至左右着今后国际经贸生态的流向。而鉴于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因而中国需要借助外需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提高经济内生孳息能力等,而能否分享到美国经济复苏福祉则至关重要。

  其二,当前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在TPP、TTIP等新兴自贸协议上以中国尚难以企及的高标准设置贸易壁垒,穿透出美国不愿看到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享受国际贸易收益,进而或隐或显地注入了中美经济离散等成分。随着TPP谈判进入攻坚阶段,基于聚焦合作博弈之诉求,中国无缘以发起谈判国身份参与进去。

  一旦TPP在今年攻坚克难将加速中美经贸的离散趋势,即欧美资本回流和转向TPP和TTIP成员国。事实上,当前美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其中一个诉讼理由就是中国出口商将电池的生产外包到台湾等地区,绕开原产地而规避关税,这种被中国商务部指责为相互矛盾的原产地规则,恰预示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接近于TPP的原产地原则要求。而这旨在展现TPP的优势,同时又旨在避免非TPP成员国搭便车。

  其三,人口老龄化下劳动力成本上升,房价、地价泡沫增加经济运行成本,真实储蓄率缺口日益凸显等,穿透出中国缺乏更多真实储蓄出口,但中国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使外需短时间成为了中国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这使中国把稳定外需看得相对重要;毕竟,外需虽不会带来增量空间,但可缓解存量资产沉淀化,使部分存量资产能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

  由此可见,当前中美需基于长远利益来降低贸易对峙风险,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中国亟需主动去杠杆来清理国内产能过剩和债务、信用紧缩风险,一则适度加快与美欧等的双边投资协议、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的自贸谈判,以竞合式融入避免相互间经贸关系离散,这将如同中国加入WTO,助力国内市场化改革和第三产业发展。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