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欧洲政治极化现端倪

www.jctrans.com 2014-5-28 14:1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近日欧洲多国的极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强势崛起,占据了欧美媒体的头条位置。

  近日欧洲多国的极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强势崛起,占据了欧美媒体的头条位置。据报道,各国疑欧主义的极右政党一共获得了总席位的约1/5。尤为引起关注的是法国国民阵线赢得了逾24%的得票率,这是该党历史上首次在法国全国性选举中得票第一,而法国总统奥朗德领导的社会党仅屈居第三。同时,英国持反欧盟立场的独立党超过了保守党与工党,反移民的丹麦人民党在该国夺得首席,其他国家的极右政党也表现不俗,而在经济境况极为不佳的希腊,激进左翼政党联盟Syriza夺取了胜利。

  这些政党的具体主张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特征是主张民族主义、反一体化、反移民。各国政党的表现明显与经济形势相关,比如在经济保持强劲的德国,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仍然获得了更多席位,而在经济低迷国家,民粹主义也呈现同步上升趋势。而在欧洲整体低迷已持续五年之久的背景下,极右翼的兴起本来在预料之中,然而在英法等欧洲大国,它们竟然胜过传统大党还是让人吃了一惊。

  对于这些极右翼政党,不宜做标签式的解读,认为他们必然带着狂热和不理性。极右翼也是欧洲政治光谱上的重要一环,往往代表欧洲传统民间势力,对精英主导的跨越国界的社会改造计划保持着怀疑态度,也是一支起着重要制衡作用的力量。他们的影响迫使欧洲减缓对外来移民的开放速度,也迫使欧盟谨慎考虑一体化与各国经济主权之间的平衡关系。

  自从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以来,疑欧主义在欧洲呈上升趋势,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渐渐熄火,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几乎彻底变冷,不再向前推进。目前欧洲政治家面临的挑战是不让一体化倒退,而一体化的发动机需要加入改革的燃油。“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大趋势是左右翼趋同,以自由市场、福利国家与有限政府干预作为共同政纲,但随之而来的是政策辩论力度的减弱,以及结构性改革的缺乏,这一隐忧在欧债危机爆发后被放大。尽管在欧洲央行等机构的努力下危机得到控制,欧元区避免了分裂风险,但各国拿不出实现复苏的良策。例如,在3月底的法国市镇选举中,执政的社会党遭遇重挫,迫使奥朗德选择倾向自由市场的瓦尔斯任总理,但该政府至今依然没有大的改革动作。

  目前,欧洲的极右翼仍不足以夺取中左与中右翼对欧洲议会的主宰权,而且各国极右派分裂驳杂,难以形成统一势力,但这股趋势可能继续滋长的形势令人忧虑,欧盟这个日益庞大的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正在遭到质疑。对世界各国而言,击败民粹主义风险都主要靠以改革释放增长潜力,否则容易陷入死循环——不改革导致经济停滞和高失业,进而又导致民众接受民族主义口号,选择保守封闭,让经济雪上加霜。目前只能依靠欧洲主流政党突破政治僵局,推进改革,使欧盟这个迄今为止实现了达到了全球化最高程度的机制,这个史无前例的融合大实验,能够继续维持其活力,并证明开放性的世界主义仍是值得追求的事业。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