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3月进出口双降 海关总署称不能高估困难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4-11 9:30:00 证券时报网

导读:3月进口增速未如预期转正。昨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出口同比下降6.6%,进口同比降11.3%,降至13个月低位。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3月进口增速未如预期转正。昨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出口同比下降6.6%,进口同比降11.3%,降至13个月低位。

  据悉,由于2月份外贸数据波动异常,当月出口同比下降18.1%,当时的分析认为,受到春节因素的干扰过重,如要进一步判断出口形势需等3月份的数据,因此3月份的形势备受市场关注。

  此前,澳新银行、巴克莱银行、瑞银证券等多家机构纷纷预期,3月份中国出口增速转正为大概率事件,有望达到3%-5%的增长区间。

  然而,3月份数据并没按机构预期般转正。

  昨日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3.4%;进口增长1.6%;贸易顺差则为167.4亿美元。其中,3月出口同比增速延续前月跌势,同比下降6.6%,进口同比降11.3%,降至13个月低位,远低于之前市场预期。3月贸易顺差77.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我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出现下降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称,随着去年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在4月中旬之后明显减弱,从5月份起中国进出口同比将恢复增长,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

  郑跃声强调,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外贸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不能因此高估这种困难,不能就此简单地认为外贸出现了衰退。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3月份进出口双双下跌的原因,除了去年3、4月份基数依然偏高之外,还有一部分因素是国际市场回暖并不等于我国外部环境回暖,即使欧美经济好转,也不意味着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分享到其中的贸易机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直言:“尽管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回暖、人民币(6.2126, 0.0121, 0.20%)贬值等因素发挥正面作用,但从海关数据来看,上述因素并未起到‘补短板’的效果,说明有更短的短板制约着我国出口——这就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内生竞争优势生成速度不及外生竞争优势的削弱速度。”

  http://d0.sina.com.cn/pfpghc/b0919d9770444a769b992c415df19f88.jpg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一方面,一些新兴国家正在蚕食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另一方面,英美制造业回流,也无助于我国企业在高端领域分享国际市场好转带来的机会。

  汪涛建议,中国需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供给、提高服务业效率,并引导资源配置给更有效率的领域。

  眼下,我国已经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均呈回落态势,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幅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再加上汇丰制造业PMI终值跌至8个月低点,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也加深了对全年外贸下行幅度加大的忧虑。

  不过,郑跃声指出,世界经济总体上呈回暖,深化改革为外贸稳定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走出去”步伐加快,都是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全年来看,只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外贸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7.5%的增长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他称。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