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谷物进口大增近五成 价差是主因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11-10 17:16:00 财新网

导读:1-10月,中国谷物进口创新高,达1565万吨,同比大增46.4%。同时,大豆进口亦继续增长,达5684万吨,同比增长13.8%。今年中国粮食进口恐突破新高。

  中国海关总署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中国谷物进口创新高,达1565万吨,同比大增46.4%。同时,大豆进口亦继续增长,达5684万吨,同比增长13.8%。今年中国粮食进口恐突破新高。

  而10月,谷物进口同比增幅实已缩小。前八月一度高达72.8%。不过,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财新记者,进口剧增主要是因为国内外价差扩大,与国内粮食供给因素关系不大。

  他表示,由于中国国内最低收购价以及临时收储制度的存在,国内粮食价格相对稳定,而国际粮食价格这两年则一路下滑,今年国际粮价相对前年已下滑30%,比去年亦下滑了8%。

  据东方艾格监测,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综合价格国内比国际平均每顿要高出900元。大米、玉米、小麦三大主粮国际价格也都远低于与国内价格。不过,目前,进口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大麦、高粱、大豆这些没有配额限制的品种。

  从供给总量上,官方对中国粮食将长期维持“紧平衡”的判断并没有改变。而在一些行业专家看来,三大主粮近两年国内供给无虞,有所盈余,但由于托市收购制度存在,不少都进了国库,国库甚至面临“堆不下”的麻烦。

  不过,由于国内资源、环境瓶颈,随着城镇化带来需求增长,“适度进口”也被认为是大势所趋,并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被首次写入新粮食安全战略。日前,在2014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态称,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且没有回头路可走的。他表示,中国会继续加强与农业贸易伙伴的合作。

  记者 汪苏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