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进口卡车在中国进入低迷期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11-5 10:51:00 商用汽车新闻

导读:“2013年1~8月,卡车累计进口0.9万辆,同比降低41.99%。其中20吨以上重卡的进口量下降幅度较大,拉低了整体走势。”近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部长朱向雷在2013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

  “2013年1~8月,卡车累计进口0.9万辆,同比降低41.99%。其中20吨以上重卡的进口量下降幅度较大,拉低了整体走势。”近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部长朱向雷在2013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中国卡车进口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平均4年为一个周期。由于近几年对高端卡车的需求增加,2010~2012年,中国卡车进口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今年卡车进口量的下降,再次印证了这一规律。

  进入低迷期的进口卡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如何?

  细分再细分 有利有弊

  提起进口卡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进口卡车进入中国,要攻占的自然是高端领域。在有限的高端市场中,进口卡车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分。

  “进口卡车在中国市场的拓展过 程中是有所侧重的,从历次大型展会就能看出这一明显的特点:外国品牌展出的展品无外乎两类,一类是改装车和底盘,一类是牵引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秀卿认为:“这种策略是对的,市场总要细分,特别是进口卡车,在市场保有量还不大的时候不能全面铺开,必须有所侧重,也没必要与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自卸车等)硬碰硬。”

  从高端市场细分到底盘、改装车和牵引车,进口卡车并没有止步于此,各品牌进口车再次进行了细分。

  以沃尔沃为例,目前,其FM车型多使用在快速物流公司,FH车型则更适用于长距离快速物流。

  “在中国的进口品牌中,奔驰在搅拌车、泵车底盘市场的占有率比较大;曼和沃尔沃的底盘产品是其补充;以前依维柯的底盘也较多,现在少多了;达夫几乎没有,斯堪尼亚也很少。牵引车以及高效运输、大件运输领域,道路上不乏奔驰、沃尔沃、曼、斯堪尼亚等品牌的身影,但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不一样。消防车领域,曼较多;在高空消防车中,可以见到奔驰、沃尔沃,而依维柯、达夫、斯堪尼亚就很少能见到。”谭秀卿分析说:“形成这种区分是有历史原因的,进口卡车刚进入中国时就有不同的侧重,这些年来, 它们在某些领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进而形成了在这些领域的优势。”

  不过,这种细分再细分的市场战略或许能够保证高额的利润,但同时也限制了销量。“近几年,卡车进口总量上升的幅度并不大。”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质量没得挑 适合与否谁知道

  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进口重卡的高价对应的是高质量,对于这点,中国消费者毫不质疑。

  “以前我们使用的国产卡车在行驶30万公里时就需要大修,现在车的质量好了,平均45万公里才需要大修。而我们手里的15辆进口车中,最先需要大修的一辆行驶了98万公里,其余都是120万公里以上才大修。由此可见,中外卡车的质量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三新冷藏储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冀子旺向记者介绍说。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