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经济如何预防“日本病”

www.jctrans.com 2016-2-23 11:37: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我最近读了东京大学伊藤教授的一篇文章,说全球正在出现‘日本病’。”

  章轲

  “我最近读了东京大学伊藤教授的一篇文章,说全球正在出现‘日本病’。”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2016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说。

  他解释说,日本病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增长停滞,实际增长率小于潜在增长率;第二是长期萎缩,实际自然利率小于零或者小于实际利率。日本病的背后名义大衰退主要是需求萎缩,而在总需求萎缩的背后,主要是家庭收入的下降。

  “日本病”的起源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病持续的原因:总需求不足、总供给侧缺乏活力、通货紧缩和高杠杆;日本病的根源:预期不好、信心不足。家庭预期未来收入下降、开支增加。企业预期未来的资本边际报酬下降。

  回顾2015年中国经济,殷剑峰说,2015年7月到12月汇市名义贬值6%,2015年7月上证指数破5000点,同时股市的杠杆不断地上升。房市也出现分化,2013年底开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增速都在下降。从2015年开始,不仅实际GDP在下降,名义GDP也在下降。

  从日本的经验看,PPI通缩到CPI通缩主要是通过工资。殷剑峰说,从中国目前城镇企业单位的工资增速来看,2012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增速都已下降到10%以下,其他单位的工资增速下降也非常快。

  殷剑峰说,衡量中国目前的“日本病”指数,如果用季度产出缺口加上PPI或者CPI,再加上银行的利率,会发现如果用CPI统计,目前指数还在零之上。但用PPI统计,这个指数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已跌到零以下。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当年日本出问题时都以为是周期性问题,因此按周期性问题解决,结果导致了“日本病”。蔡昉认为,中国应着眼于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红利,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