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日本金融市场暗藏不安定因素

www.jctrans.com 2014-6-26 14:02:00 金融时报

导读:转眼间,“安倍经济学”已问世一年半有余。在这期间,伴随着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最令市场“揪心”的当属代表经济增长策略的“第三支箭”。

  转眼间,“安倍经济学”已问世一年半有余。在这期间,伴随着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最令市场“揪心”的当属代表经济增长策略的“第三支箭”。与一年多前首次发射时不同,日本金融市场对安倍晋三第二次补发的反应还算积极,日元贬值,日经指数微涨。然而外界依旧担心,这种局面能否持续。一旦经济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佳,引发外界对“安倍经济学”的新一轮质疑,那么,日本金融市场会否再次进入“股债双杀”格局?日元资产是否安全?相信这正是悬在安倍晋三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3年初,安倍晋三政府高调推出总额为20.2万亿日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震惊全球。紧接着,超级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台,日本央行宣布从2014年初开始无限期每月购买13万亿日元的资产,继续将无担保隔夜拆解利率维持在0%至0.1%的极低水平,日元贬值通道由此打开。在安倍新政刺激下,日元大幅走低,日经指数连续暴涨所引发的财富效应让日本老百姓欢欣鼓舞之余,也让全球市场刮目相看。可以说,在“安倍经济学”推出的头半年,日本金融市场是绝对的全球领跑者。与此同时,随着“零利率”政策的施行,金融市场中利用廉价日元进行套利交易活动也活跃起来。在投资者眼中,日元资产一直被视为低息的安全资产。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坚信,日本经济在经历“失落十年”之后并不会快速摆脱通缩,持续通缩将令日元资产名义利率维持在极低水平;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国债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持有,令外界坚信日本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低。

  然而,安倍在一手搭建政治理想的同时,或许也在一手拆台。一方面,作为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日本央行在2013年的金融政策会议上宣布调高“物价稳定目标”,即通过设定通胀目标以及刺激投资者将资产配置组合转向风险资产等做法,改变日元资产的金融属性。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担忧,这一做法必将带来金融市场波动性的上升。若有朝一日日元融资的“利差交易”出现逆转,在引发外汇乃至股市的巨大波动之余,这也意味着日元丢掉了安全资产的殊荣。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日本央行在是否加码量化宽松方面意图并不明确,这也将降低日元资产的安全系数。在最新一次的月度政策例会上,日本央行“按兵不动”的做法再一次让外界失望。从那日起,日元兑美元汇率突然发力,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同时令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降至两位数边缘,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在日元走强的同时,日经指数则掉头向下。记者发现,作为货币刺激政策对市场资产价格的两大体现,日元汇率下跌和日经指数上涨曾经是评判“安倍经济学”是否有效的最敏感指标。然而,在去年上涨将近60%之后,日经指数今年已下跌超过6%。与此同时,较之去年贬值21%,日元兑美元今年升值已超过3%。或许从市场指标来看,安倍新政的效力正在消退。于是,敦促日本央行加码宽松的呼声渐起。瑞银投资银行高级全球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Paul Donovan)就指责日本央行推出进一步刺激政策的时机依然不明确。他指出:“黑田东彦必须进一步让日元贬值,因为日本不仅仅是要提高通胀。我认为他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才能达到目标。否则,所有政策将前功尽弃。”

  只可惜,安倍政府目前的重心并不在货币政策,而在“第三支箭”上。然而问题在于,一旦这补发的“第三支箭”出现任何闪失,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信心,这同样对日本金融市场构成风险。想必大家对日本金融市场上演的“股债双杀”戏码还历历在目。当时,由于“安倍经济学”已推出近半年,在前期的种种政策利好被提前透支的情况下,市场开始关注到日渐暴露的诸多弊端,多重担忧在去年5月23日集中爆发。那天,一路高歌猛进的日股突然遭遇滑铁卢,收盘大跌7.3%,创“3·11”大地震以来的最大跌幅。其后数天,股市和债市接连大幅振荡,日本金融市场瞬间沦为“重灾区”……相信“股债双杀”的局面不会再上演,但鉴于种种风险隐患,日本金融市场的处境不容乐观。若要重现新政初期的繁荣景象,这不能靠投资者的希望,而只能靠执政者的正确决断。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日本,经济,金融市场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