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更趋协调

www.jctrans.com 2014-6-26 11:17:00 中国经济网

导读:央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各地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趋势增强。业内专家认为,下一步还须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支持。

  央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各地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趋势增强。业内专家认为,下一步还须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支持。

  服务实体能力增强

  从总量来看,东部社会融资规模仍然较高,但其增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 52.2%,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上升1.0、0.5和0.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西部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已连续7年超过东部地区。分省份看,西藏、新疆、青海、甘肃、贵州五省(区)本外币贷款增速均超过20%。截至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

  随着信贷投放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表现抢眼。

  《报告》显示,2013年末,各地区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4%,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均超过20%。西藏、陕西、天津、青海和吉林涉农贷款增速分列前五位;同期,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3.9和4.0个百分点。西藏、河南、甘肃、陕西和山西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分列前五位。

  此外,中西部民生领域贷款增速较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民生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0.3%、31.8%、32.8%和21.2%。贵州、新疆、宁夏、安徽和浙江民生领域贷款增速分列前五位。

  资金流向须进一步引导

  《报告》显示,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幅波动上行。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这与东中西部的金融机构分布相关。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再加上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因此贷款利率相对要低。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中西部仅为超过20%。

  从资金流向上看,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同比减少7.3万亿元,仍是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北京之所以成为资金净融出的主要地区,宗良表示,这是由于很多金融机构的总部都集聚北京,他们会投资一些大型项目,或者要向其他地区的企业提供贷款等,这使得北京成为资金融出方。

  目前,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更加趋于协调,但业内专家认为,还应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中西部地区对金融支持的需求较大,但获得难度却不小。”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这与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相关。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较为成熟,对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需要更多制度支持来鼓励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

  “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与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密切相关。”宗良认为,对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适当给予差异化支持,引导资金更多地支持中西部发展。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