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金融如何助推航运远行?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6-19 13:43:00 期货日报

导读:从实际来看,运价的波动是非常大的,比商品价格波动更大,商品有避险的需求,运价也有避险的需求,航运衍生品的推出对从事运力的企业来说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从实际来看,运价的波动是非常大的,比商品价格波动更大,商品有避险的需求,运价也有避险的需求,航运衍生品的推出对从事运力的企业来说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在6月18日由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主办、郑商所协办的“2014青岛国际航运金融高峰论坛”上,郑商所总经理助理魏振祥做出上述总结。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过去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进口干散货运输需求迅速增长,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不过,近年来我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明显下滑,航运市场也因此陷入困境。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换挡期、调整期和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钢铁、煤炭等行业都面临去产能过程。“钢厂铁矿石的进口全是通过航运来实现的,化解产能的过程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上海航交所负责人说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属地化也将削弱航运市场需求。此外,国际贸易从多边发展到双边,今后的贸易将是点对点的贸易。“这对于航运市场,特别是中国的航运市场来说,肯定是有风险的。”该负责人直言。

  除了外部条件制约航运市场发展外,航运业本身也存在运力过剩问题。据介绍,全球每年的散货运输量是42亿吨,但全球的散货运力有7亿吨,也就是说一个运力一年只能用6次,运力明显过剩。

  事实上,目前全球干散货运力还在不断地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散货船订单量1495万总吨,同比大增170%;截至4月底,未来三年(2014—2016年)交付的干散货船订单规模达到1.62亿吨,超过目前总运力规模的20%。

  航运行业如何走出困境?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成为业内的共识。“航运金融是航运本身的承载力,金融需要航运,航运也需要金融。”该负责人直言。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19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

  当天会议上,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总裁于军宣布国际干散货运力交易产品正式上线试运行。“开发航运金融衍生品,不仅有利于航运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方,开发航运金融产品将成为航运业、金融业进一步融合的渠道和桥梁。”魏振祥说。

  魏振祥还表示,近年来国际航运运费价格剧烈波动,装在船上的货物也有价格风险,可采取期货交易所产品与航运交易所运价产品联合套保的方式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以动力煤为例,正因为动力煤期货与动力煤运价指数以及多种运力指数高度相关,贸易商在签订煤炭订单的同时,可以买入运费指数合约,并在国内期货市场做空,以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魏振祥进一步表示,由于远期和期货市场都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贸易商可以利用合约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点价,打破传统贸易谈判模式。同时,他建议相关企业利用好远期+期货工具,同时把现货市场做好,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