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英国前矿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www.jctrans.com 2014-6-23 11:36:00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导读: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6月18日发布报告《煤田现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前矿区的经济与社会条件》(The State of the Coalfield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Former Mining Communiti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以下简称《报告》),对过去30年间英国前矿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6月18日发布报告《煤田现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前矿区的经济与社会条件》(The State of the Coalfield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Former Mining Communiti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以下简称《报告》),对过去30年间英国前矿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

  《报告》汇总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境内的16个矿区在人口、居民健康、就业与薪酬、职业技能和资质、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涉及人数约550万,约占英国总人口数的9%。

  1984年3月至1985年3月,英国爆发了自1926年英国工人总罢工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煤矿工人大罢工。数据显示,罢工结束后,英国煤炭业流失了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全国大部分地区矿业陷入衰败,矿区居民失业率飙升,大量正值劳动年龄的男性居民离开劳动力市场,陷入“无经济活动”状态,依靠无工作能力救济金生活。在被调查的矿区,“工作岗位密度”(某一地区工作岗位数量与该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数间的比率)均低于英国平均水平。从16个矿区情况来看,平均每100名劳动年龄居民只拥有50个工作岗位,且这些岗位多属底层。此外,矿区劳动年龄居民中无职业资质或仅具备初级职业资质的人比例很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

  在身体健康方面,16个矿区的全体居民中,有7.9%的人申请伤残生活津贴,比英国全国平均水平高2.3%。在大多数矿区,称自己身体不佳或因长期健康问题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的居民比例,比英格兰东南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报告》作者之一、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史蒂夫·福瑟吉尔(Steve Fothergill)认为,1984—1985年的矿工罢工事件可能正在淡出历史,但后果却延续至今,大多数矿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政府扶持。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