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稳增长矛盾突出 微宽松恰逢其时字号

www.jctrans.com 2014-6-13 11:52:00 经济导报

导读: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业界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救市,政府应该出台刺激性政策。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业界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救市,政府应该出台刺激性政策。一种声音认为不应该急于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吴敬琏先生11日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赞成后一种主张。

  他说,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在衰退。2009年、2012年都使用过这种政策,去年也短暂使用过。2009年大规模刺激政策后,效果持续的时间相对比较长,2012年仅维持了几个季度,而到了2013年,完全没有刺激起来。“现在已经找不到哪种主要产品产能不过剩”,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所以,吴敬琏认为要谨慎考虑刺激性政策,“定向降准频繁用,此时已不是稳健货币政策。”

  我们原则上赞成吴先生“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在衰退”和“不随便推出刺激政策”的主张,但仍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必要实行定向降准。

  吴敬琏认为,如果部分地方面临资金链断裂,而且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个时候,政府采取一些短期政策,比如信贷,货币等政策来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是可以的。但他“不认为全面刺激政策是好政策。”

  很显然,吴敬琏认为目前过剩的矛盾大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才有“谨慎考虑刺激政策”的主张。这就牵扯到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问题。

  从国务院最近连续召开会议,强调要扭住发展不放松,坚决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目标来看,高层比较担心发展失速问题。

  实体经济方面,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连续低迷。受此影响最大的山西省和太原市经济遭受“硬着陆”,个别时段经济增长率甚至降为0。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煤炭行业实现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86.64%。实现税费228.75亿元,同比下降14.96%。钢铁大省河北省形势同样严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全国将有部分省市难以完成年初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软环境方面,许多改革措施不到位,融资贵、融资难的现象尤为突出,少数地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隐现,企业生存环境严峻。

  对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房地产业近来形势也不妙。房地产市场的过剩不仅造成房价下跌,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资金沉淀。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央行一直辩称货币投放并不少,而实体经济依然感到资金紧张。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而言需要有一定约束性。但应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其他行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服务业等增长,抵消房地产业的较大下降,防止出现失速叠加。

  总之,在总体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必须根据实体经济的实际运行态势,进行适度适时微调,该宽松的要宽松,该加温的要加温。政策调控不同于理论推演。完成年初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目标,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各项改革的必要条件,应该排到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消化落后产能和调整经济结构是长期过程,需要综合平衡承受能力,欲速则不达。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