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调控方式创新为经济稳中提质“保驾护航”

www.jctrans.com 2014-6-13 11:02:00 金融时报

导读:5月份出口形势继续好转,PMI连续回升,PPI降幅收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回升格局,前期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见成效。宏观调控“有形之手”为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5月份出口形势继续好转,PMI连续回升,PPI降幅收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回升格局,前期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见成效。宏观调控“有形之手”为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指出,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做好预调微调,未雨绸缪、远近结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坚持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这个基本趋向没有变,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正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所取得的成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总结起来有这样几个变化:一是提出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并且在这个合理区间进行政策措施的操作。二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促发展,推动提质增效。三是实行供求结合的调节方式。四是政府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注意重点,注意选择性。五是强调宏观调控保持底线思维。六是社会政策托底,主要是保基本。

  在财政政策方面,结构性减税稳步推进,营改增扩围至电信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加大出口退税进度以及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扩大,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货币政策方面,在坚持稳健的基础上,保持合理流动性。“定向降准”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一大特征,重在为薄弱环节包括“三农”、小微企业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入,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重在促进结构调整。

  决策层此次强调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为后期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这表明后期我国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宏观调控意在增强针对性,通过预调微调,来解决某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产能过剩、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最终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改变过去粗放的“三高”增长模式。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一新提法,不仅强调了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坚持“底线”管理的思维,确保民生领域发展必须要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速度。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前我国诸多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多年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难以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思维,转变数量型增长思维,向改革要动力,从发展质量上下工夫。正如唐建伟所言:“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目标是实现环境资源和谐、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发达经济体的“工业回流”,对我国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我国亟待改变数量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从原来的低中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加大研发力度,而“有形之手”应该做的是,通过改革加大体制创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增加研发投入,尤其要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把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广到更大范围。结构性减税的稳步推进,将会继续为企业减负。

  货币政策方面,在保持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两次“定向降准”的实施,意味着后期精准投放将是货币政策的基调。对“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精准定位,有利于缓解这一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这池“活水”将更有效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

  决策层此次强调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为后期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而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