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自有品牌比率仅1% 追赶欧美水平尚需25年

www.jctrans.com 2014-12-12 13:34:00 一财网

导读:12月11日,在2014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范黎尔对记者表示,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企业对于自有品牌的意识正在加强。

  作为自有品牌制造商协会国际会展总监,范黎尔(Jan Van Lier)每年都会带几十家欧美的供应商来到上海参加展览。他参与了欧洲自有品牌的发展,也见证着中国近几年在自有品牌领域的变化。

  12月11日,在2014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范黎尔对记者表示,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企业对于自有品牌的意识正在加强。然而,由于起步较晚,自有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平均份额仅为1%,对比发达国家而言,美国为20%,荷兰为32%,西班牙则为40%左右。

  企业发展自有品牌不缺动力

  自有品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铮告诉记者,中国现在有些商店的自有品牌比率已经达到了30%,但大部分仍然在10%以下。今年该委员会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了107家企业,发现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已经开始做自有品牌。

  姚铮表示,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驱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追求产品的差异化;二则是为了更高的毛利润。后者一般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产品的高度同质化都成为了市场发展的桎梏。尤其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只有差异化才能吸引客流,而差异化则只能靠发展自有品牌来实现”。

  “有企业老板跟我说,他们现在觉得不做自有品牌肯定没有出路。” 姚铮说,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主动性在明显增强,自有品牌率也在逐渐上升。以每年一次的全球零售自有品牌展为例,每年参展的规模都在以30%的比例增长。

  我国自有品牌发展有何障碍

  范黎尔表示,欧美的自有品牌发展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发展,中国也不可能绕过这一发展阶段超速发展。“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想加速发展,但发展自有品牌切忌走的太快。”他认为,发展太快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务必要立足于产品质量,品牌和质量共同发展。就现状而言,中国至少还要25年才可能达到欧美现有的水平。

  那么,中国自有品牌的发展面临哪些障碍?范黎尔认为,消费者对于自有品牌的信任缺失是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食品安全等各种因素,零售商需要努力很长的一段时间来重获消费者的信心,只有消费者对零售商重建了信心,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才可能拥有市场。

  在国内,传统的自有品牌往往意味着低价且同质化严重,不仅无法获得品牌的溢价,而且也极难吸引消费者。如何实现像国外零售自有品牌产品那样的高质量和低价格,范黎尔反复强调,在稳步的发展中确保自有品牌的产品质量最为重要。

  供应商抱团建自有品牌

  在当天的2014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作为参展商的上海一伍一拾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身份有些特殊——它既是供应商,也是采购商。从身为该公司董事之一的李曙鹰拿出的名片看,一伍一拾就好比是几十家供应厂商的营销联合体,大部分为一伍一拾供应产品的生产企业负责人就是一伍一拾的董事。

  李曙鹰告诉本报记者,一伍一拾为家乐福、杭州物美、华润万家、卜蜂莲花[0.56%]等商超供应产品,但不同于传统的引厂进店模式,一伍一拾是以联营的方式与超市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一伍一拾本身还是采购商,共有约50个供应商,李曙鹰所在的福州翔鹰日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供应商之一。以李曙鹰的公司为例,其公司生产的三分之一产品都供应给一伍一拾进行销售,销售的渠道除了与超市联营之外,还有一伍一拾自营的门店。

  李曙鹰表示,原本作为生产供应商,利润往往被超市和零售商削薄。如果能自己掌握销售链条,不仅能增加企业的利润,而且还能让销售渠道更加多元,降低市场风险。因此,几十家生产不同日用品的厂家就决定抱团,合力经营自有品牌自主开拓市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