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宏观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儿

www.jctrans.com 2013-9-9 14:07:00 企业观察家

导读:2013年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很诡异,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长7.9%,因此大家都很乐观,信心反转。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缺陷自我修复

  稳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何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2013年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很诡异,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长7.9%,因此大家都很乐观,信心反转。今年第一、二季度GDP增长分别是7.7%和7.5%,增速开始下滑,改变了市场之前的乐观看法。

  PMI做为经济形势的先行指标,中采和汇丰PMI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在最近几个月中一直在荣枯线以下,相对大中企业,小企业形势更加严峻。

  除了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也是一片萧条。中国股市指数在下挫,美国股市指数和日本股市指数却在上涨,因此很难看出到底是谁爆发了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下行时期,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金融危机之前的高增长,也不会出现2008年经济刺激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基本变量已经开始变化,之前9-10%的增速已经下降到7-8%。

  风险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中国经济预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加上国外的唱空声音,现在大家都很悲观,但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硬着陆迹象,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概率还是很小。

  中国并不是说没有风险,所有人都注意到的风险就不是风险,没有人注意到的风险才是风险。如20世纪90年代时,美国专家认为中国会爆发银行危机,现在美国和欧洲银行破产了,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还是好好的。

  现阶段中国经济下滑,发展非常困难,是短中长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交织的结果。

  2012年第四季度财政支出同比增速仅为4.6%,前三季度累计支出同比增速为21%,以往12月份的财政支出同比其它月份要高很多,财政支出下降对经济影响会有一到两个季度滞后期。2013年一季度消费同比增速从2012年12月份15.9%下跌到2.9%,大家低估了中央打击公款消费的影响。

  6月20日,中国爆发“mini版”人工制造的金融危机,央行在不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6.20钱荒”事件之后,大家对实体经济担心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金融体系的担忧,以上可理解为今年前两季度经济形势短期因素。

  2008-2009年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后遗症,对现在的经济下行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确承认四万亿出现的问题,避免后来政府犯同样的错误,但没有四万亿,中国经济可能早就出现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

  产能过剩、地方债、影子银行都与四万亿有关,四万亿不是一个刺激的财政政策,而是一个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时中央财政投资也就一万多亿,剩余的让银行放贷。

  2006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管得很严,央行和银监会对银行监管也是很严,但突然间基本上大撒手。2009年银行一年信贷规模增加十万亿,一家股份制银行在2009年建行20周年,当年贷款规模比以往19年贷款总额还要多,这样就加剧了经济结构恶化,是经济下滑的中期因素。

  2008-2009年经济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大规模投资活动会越来越少,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会对现在和未来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产生深远影响。过去注重实物投资,现在应该转向注重人力资本投资,转变投资主体,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新兴经济体黄金发展时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新兴市场,现在新型经济体增长加速,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的形势下,外资开始撤离新兴经济体,国外一片唱空中国声音。

  中国经济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正在步入缓慢增长阶段,在保持7.5%稳增长时候,应该实施经济结构改革,保持十年时间,在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或将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多管齐下助经济走出低迷

  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宏观经济改革的重点,进而逐步转变持续低迷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要继续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情况下,按五年计划的财政政策计划而言,第三年投资往往会比较高,一方面是换届,另一方面是项目长期投资,所以投资总量并没有增加。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信息化、新能源、环保、城镇化等公共项目还有进一步投资的机会,对原有项目改造升级,减少产能过剩,将带来大量新的投资机遇。

  坚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货币政策调整,创造稳定的金融市场。有人说通货膨胀又要到3%,今年通货膨胀到3%的概率不大,通货膨胀不会出现问题是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回到2008年巅峰值。

  解决货币政策问题,不能单纯依赖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上很多问题还是出现在实体经济。如银行不给中小企业贷款,这个问题不是银行能够解决的,还有全民投资房地产,只用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金融问题就要像大禹治水一样,从大的方向疏导,解决问题,要引导大家进行投资。

  货币市场稳定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根基,银行贷款下限放开之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朝着利率市场化方向前进,走得还是很慢。如果走的太快,把存款的上限放开,中国的银行可能会遇见比较大的麻烦。由于利率差存在,在没有其它投资机会情况下,银行赚钱太容易了。美国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是在下降,中国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会上行。

  过去银行资金成本是很便宜的,中国利率一直被压制,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之后,伴随的是大批银行破产,中国市场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通过大额存单利率自由浮动,推动银行间市场存款利率水平上升,检验银行接受程度,最后才是把存款利率上限完全取消。

  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时,央行计划在2015年开放资本账户,这个时间点是最危险时点。

  2015年之前,央行是否有信心把银行现在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全部解决,2015年之前,中国银行业暴露出来的是更多的问题,传出来的是更多的坏消息。2015年资本账户放开就是突然开闸放水,到时国内民众出于分散风险考虑,进行海外投资,中国3.5万亿外汇储备不一定够用,如果开放资本账户,2015将是我们最糟糕的一年。

  在此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金融稳定监测与管理:来自FSAP的经验和改进FSAP的建议”高层研讨会,日韩代表、欧洲代表都表示要小心风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缺陷自我修复;稳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改革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