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释放什么信号?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8-13 9:18:00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导读:笔者认为,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表明铁路改革“红利”渐显,从侧面验证了经济企稳的积极迹象,同时数据也说明铁路深化改革仍任重道远。

  7月份,中国铁路继续深化客货运输改革,力争提高客货运输质量,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中国新闻网8月10日)

  据报道,客运方面,7月份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9634亿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01万人,增长10.1%;与6月份环比增加1846万人,增长10.4%。货运方面,7月份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5972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39万吨,增长2.5%;与6月份环比增加706万吨,增长2.8%。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2.2亿人,同比增长10.9%。笔者认为,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表明铁路改革“红利”渐显,从侧面验证了经济企稳的积极迹象,同时数据也说明铁路深化改革仍任重道远。

  首先,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释放经济稳中趋升信号。熟悉“克强指数”的人知道,在花旗银行编制的李克强指数中,铁路货运占25%,35%的银行贷款,40%的用电。在这三个指标里,用电量是一个影响经济走势的最重要指标,之后是银行贷款和铁路货运。如果说只看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有点管中窥豹的话,那么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四大行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200亿,环比6月多增300亿的向好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中国工业增速大幅反弹至9.7%,创近5个月新高的速超预期反弹、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投资和消费表现平稳等,则无不表明伴随着官方系列宏调举措效果的逐渐显现,中国经济在7月份释放出诸多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

  其次,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释放铁路改革“红利”渐显信号。今年3月,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后,铁路改革、建设和运营态势良好。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客运和货运改革促进了客货运输全面增长。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7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的策略,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信心回暖对应的是投资回升。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各地政府新建铁路计划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突然纷纷冒出头;中国铁路总公司继8月2日以来的百亿铁路机车车辆大规模招标之后,8月8日再次掷重金6600亿元,追加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铁路投资“换挡提速”。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各种渠道资金的涌入,尤其是国家财政6000亿先期导入,下半年铁路规划井喷不再是梦。

  再次,铁路客货运量“双增长”释放铁路深化改革任重道远信号。仔细分析7月份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这份“成绩单”,成绩有目共睹,差距也不容忽视。相对于客运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货运的增速似乎有点相形见拙。熟悉铁路行业的人知道,目前总体而言,铁路货运盈利,客运亏损。对比这份“成绩单”再明确不过:在铁路客票价格已经18年几乎没变的情况下,铁路货运的“盈利能力”相对增长缓慢。对于总负债近2.8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2.2%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来说,进一步促进货运增量增收,切实增强“盈利能力”既是铁路作为“扛鼎型“国企” 负责任有担当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更好承担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

  改革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革的制度红利就会像30年前开启改革一样,重新爆发甚至比那时爆发的力度更大,从而在人口红利因素弱化后确保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李克强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这个甜头我们已经尝到。“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对于铁路改革来说更是如此!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