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而来,客流源源不断。7月,襄阳地区气温一路攀升,高居不下,出现了持续35℃以上的高温晴好天气。襄阳机场全体员工在战高温、保暑运的同时,再次创下了旅客吞吐保障新高。7月,襄阳机场共保障航班812架次,旅客吞吐73816人次,货邮199吨,同比分别增长21.2%、24.5%、29.9%,三大生产指标均超过春运(2月)高峰保障月,并呈现出四大特点:
特点一:客流叠加现“井喷”效应。“进入7月,襄阳机场每天高峰小时都要连续保障600多名旅客,多时可达到近700人,这种景象不仅在往年非常少见,火热程度也超过了今年春运”。据襄阳机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暑运期间,公商务、旅游流、探亲游三股客流高度叠加,一度出现了“井喷”现象。
特点二:热门旅游通航点“扎堆”热。暑运期间,西安、杭州、成都、重庆、昆明、厦门等旅游城市的航班热度明显增长,成都、昆明航班客座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其它城市航班平均客座率也在80%以上。上海和重庆航班的团队销售政策也颇受市民欢迎,襄阳机场一天最多可接到2-3个上海、重庆团队的集体出游。
特点三:“经襄阳,飞出去”成“新宠”。现在,有不少市民对于襄阳机场没有通航的地方,一改往常“绕道”武汉飞的方式,开始选择从“家门口”飞出去。暑运以来,从襄阳飞往北京再转道烟台、大连、内蒙等地,乃至日、韩地区的旅客不在少数。每天飞往深圳的航班都能看到成团出行的旅客,其中不乏前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旅游的乘客。中转联程的出行方式成为了市民们的“新宠”。
特点四:航班延误服务不延误。入夏以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强雷雨天气,加之军事活动影响,襄阳机场航班运行受到较大影响。襄阳机场一方面及时提供航延服务,提高保障效率,减少高峰保障航班过站时间,降低延误概率;一方面向航空公司积极争取补班飞行,避免客源流失,把机场和旅客的损失降至最低。
通讯员 马海林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