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内地服务业“软硬兼施”难抵节后用工荒

www.jctrans.com 2014-2-12 16:01:00 中国新闻网

导读:“2400元人民币底薪+每周单休+业绩奖励,还是一员难求。”节后上班伊始,兰州城区一家颇具规模的火锅城老板辛有才忧心忡忡。

  记者 冯志军

  “2400元人民币底薪+每周单休+业绩奖励,还是一员难求。”节后上班伊始,兰州城区一家颇具规模的火锅城老板辛有才忧心忡忡。挂在这家餐馆橱窗外的招聘底薪已几次上调,虽然从年前就“未雨绸缪”,但还是难抵节后“用工荒”冲击。

  “除了考虑上调薪酬这一‘硬性指标’外,我们不得不关注员工自身对一些‘软性指标’的需求。”辛有才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两年招聘能长期专注于餐饮服务业的员工越来越难,他们除了对月薪有自己衡量标准外,对假期等“软性指标”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不容忽视的考量因素。

  尽管辛有才贴出了“软硬兼施”的招聘广告,不过眼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几日来鲜有应聘者问津。“相比几年前,服务员越来越难找了。”无奈之下,辛有才让店里十来张桌子的服务面积暂时“歇业”。他说,现在食客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哪怕少开几桌,也得拉住回头客。

  春节假期之后,中国内地各行各业陆续开工,各地招聘会开始轮番登场,并且持续升温。为了“招贤纳士”,一些企业纷纷秀出“软条件”来抢人,不仅开出的薪资普遍有所提高,而且推出了“诱人福利”。但是即便如此,招人还是比较难。

  连日来,甘肃省会城市兰州城区逐渐回归了往日人流涌动的繁华。随着客流量的稳步回升,不少商场、超市、餐馆和茶楼外贴出的各类招聘广告随处可见。面对接踵而至的顾客,节后员工告急的一些店铺被迫放宽招聘条件,“阿姨工”、“学生工”等“短工”开始走俏。

  相较于雇主迫切的“求员”愿望,一些陆续返城的农村年轻务工者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持观望态度。近年辗转西北多地从事过餐饮服务业的“90后”姚玲已有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几天来,她已参加了不下十次面试,虽然多数老板对其表示欣赏,不过她决定要“细细比较后再做决定”。

  “现在和几年前很多人争抢一份工作不同了,只要有工作经验,不愁没地方去。”一脸轻松的姚玲表现出对马年就业形势的乐观态度。“薪酬待遇,业绩奖励,假期福利,以及工作环境……每项都会去考虑。”她说,身边很多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追求的不再如以前那么“局限”,而是更注重长远发展。

  记者走访了解到,眼下不仅仅是餐饮业用工紧张,节后家政、物业、批发零售店等很多行业都出现了类似情况。不过,一些商铺的老板认为,根据往年“经验”,服务行业在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出现短暂用工荒现象。不过,过了元宵节之后,随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返城,目前的“缺人危机”会得到一定缓解。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内地,服务业,用工荒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