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海运扩张拉低BDI指数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2-16 8:43:00 新金融观察

导读:盲目扩张的运力为BDI指数的一路下跌埋下了伏笔,由于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内外交困的航运业极可能将经历行业整合的阵痛期。

  盲目扩张的运力为BDI指数的一路下跌埋下了伏笔,由于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内外交困的航运业极可能将经历行业整合的阵痛期。

  2月5日,BDI指数跌破600点大关,收盘于564点,创下30年新低。自2008年5月创出历史最高点11793点以来,在过去7年时间该指数累计下挫幅度高达约95%。

  BDI指数是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简称,由世界上数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加权计算而成。由于指数点位与运费高低密切相关,BDI指数通常反映了航运业的景气程度。

  正是由于构成指数的灵便型、巴拿马型和海岬型等三种船舶的运价全线下跌,BDI指数才会在日前创出历史最低点。运价下跌只是BDI指数跌跌不休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受全球经济疲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航运业的运力现已严重过剩。

  自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至今未能完全走出衰退的泥潭。即便全球经济显著回暖,航运业恐怕也难再现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发展。全球贸易此前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样的情形未来恐不会再现。长远来看,全球贸易增速将维持在每年增长4%至5%。

  需求不振导致BDI指数跳水,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则进一步加剧了该指数的跌势。

  众多大宗商品中,煤炭和铁矿石是支撑BDI指数的两大品种。然而不幸的是,上述两大品种的价格近年来陆续步入漫漫熊市。

  由于我国是全球煤炭主要需求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市场的半数以上,因此我国煤炭价格的变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煤炭的价格走势。以5500大卡环渤海动力煤为例,该品种2010年年底的均价为每吨784元,而到2014年年底,均价却降至每吨525元,累计跌幅高达33.04%。

  尽管价格一降再降,我国对煤炭的需求却依旧疲弱。截至2015年1月底,各大港口均有存煤,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的煤炭库存合计高达1806万吨,同比增长35.79%。

  面对如此巨额的库存量,煤炭进口遭遇限制便显得顺理成章。早在2014年10月,我国便上调了煤炭进口关税,减少了煤炭进口量,而这无疑使得BDI指数承压。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仅为2.9亿吨,同比下降10.9%。

  与煤炭价格与进口量双双下降的情况不同,仅仅依靠价格的暴跌,铁矿石便足以令BDI指数一路狂泻。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平均价格下跌了23.4%。尽管该品种的进口量同期有所增长,但在价格短期内暴跌的冲击下,BDI指数还是未能稍阻颓势。

  实际上,按照惯例,我国钢铁企业在岁末年初往往会大规模收储铁矿石,以备未来生产之用。然而目前这些钢铁企业自身尚且经营困难,资金紧张,收储的意愿并不强烈。这意味着,由于缺乏强劲需求支撑,铁矿石价格未来或仍有下跌空间,并有可能带累BDI指数进一步下行。

  虽然上述因素均阻碍了BDI指数的走强,但航运业的运力过剩,才是致使BDI指数一路下跌的根本原因。

  受当时全球贸易火爆情形的影响,在2008年以前,各大船运公司均设法增强自己的运力,向造船厂订购新船。面对纷至沓来的新订单,各造船厂即便开足马力,也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无奈之下,只能将较晚接获的订单安排在数年之后再行生产。

  除了排单期较长外,船舶的制造周期同样长达18个月至24个月,容易出现运力增加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换句话说,在全球贸易市场出现萎缩时,航运业却依然有大量新增运输船舶等待下海。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尽管2014年贸易市场较为低迷,但全球同期却依旧有约400艘运输船舶投入使用。

  为缓解运力过剩,航运业已放缓了订造新船的速度,但短期内尚无法有效提振BDI指数。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造船完工39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9%,承接新船订单599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2%。

  新增船舶有所减少,但航运业淘汰过剩运力的任务还远未结束。身处此轮行业整合浪潮中,无论是央企上市公司还是民营航运公司,都有可能遭遇被市场无情淘汰的悲惨命运。2014年6月,在连续4年经营亏损后,主营全球航线原油和成品油运输的上市公司长航油运,正式从A股市场摘牌。

  中海集运(601866)、中海发展(600026)和中国远洋(601919)等多数航运企业近年来同样也在亏损边缘苦苦挣扎。面对空前严重的运力过剩和跌至谷底的BDI指数,航运业的洗牌未来或将延续数年之久。

  当航运业开始设法自救,BDI指数未来又能否触底反弹?对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在日前发布的《国际航运市场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报告中预计,2015年至2016年市场供应过剩压力继续增大,运费向下波动概率加大,预计全年BDI指数运行区间为800点至1000点。

  撰文/周振江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