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商务部力挺光伏企业维权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3-26 9:34:00 北京商报

导读: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将于6月初见分晓,在国内光伏企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欧盟的“一纸判决”将关系到牵扯40万人就业的光伏产业生死。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将于6月初见分晓,在国内光伏企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欧盟的“一纸判决”将关系到牵扯40万人就业的光伏产业生死。昨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崇泉表示,光伏产业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呼吁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坚持对该产品设限,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欧盟正在进行的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仍在调查程序之中,中方各项应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方始终不会中止和放弃与欧方通过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一旦发现欧方在调查中有任何不符合WTO之处,中方将及时开展政府交涉并保留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权利。”崇泉表示,中欧之间的确有过不少贸易摩擦,但此次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案涉案金额大,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据统计,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5%,其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同比下降达40%以上。最重要的一点,该案涉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量就业,初步统计将影响超过40万的就业人口。

  去年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包括晶体硅组件、电池、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后的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立案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继美国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又一次发难。

  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曾表示,与美国“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一旦欧盟双反裁定向中国企业征收高额税费,将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就在几天前,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破产重组。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8日,中国商务部机电商会率领天合能源、英利、晶澳等9家光伏企业,赴欧参加光伏产业听证会,对欧盟提出的产业损害问题进行积极抗辩。一些国内光伏企业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亚太等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对未来光伏市场发展空间仍然看好。

本文关键词:光伏产业,进口,WTO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