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调整中寻找机会
7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此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 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盐和水泥等矿产品、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碳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产品、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二是降低了2 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纸制品、植物油、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部分石料和陶瓷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焦炉和摩托车等低附加值机电产品、家具,以及粘胶纤维。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
集装箱班轮业如何应对退税政策变局?
刘 俊
航运市场出现短暂抢运高峰
与前几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主要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两高一资”商品不同,此次调整中的2 268项商品可以说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商品,如服装、鞋帽、箱包、玩具、自行车、家具、皮革毛皮制品、羽毛制品、塑料、橡胶制品、风扇、摩托车等。大部分商品属于集装箱适箱货源,尤其纺织服装更易于集装箱出口的主要商品。
因此,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给航运市场最直观的便是激烈的抢运高峰。为了尽可能减少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出口企业在7月1日前集中出货,掀起了中国出口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在6月底7月初的一轮短暂运输高潮,中国至欧洲、中国至北美航线频频爆舱,市场运价也是一路上涨。而因为一些主干航线舱位有限,不少出口企业选择冷门航线将货物进行中转,由此带动了几乎所有的航线舱位告急。上海至日本航线原本处于传统淡季,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下几乎全线爆舱,疲软的运价因为供不应求而保持了基本稳定。有传言说:“近期的舱位就像黄牛倒票一样,价格上涨得厉害,你犹豫几个小时舱位价格可能就会上涨好几百元,就这样还压根就没有太多的空舱可以安排。”
抢在“七一”前报关出口截止时间以报关时间为准,即使没有订到7月1日以前的航次,只要在7月1日前将货物运到场站并报关,照样视同为7月前出口,前提是可能付出仓储费。所以,在6月底,报关行会也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报关至保税区后退税联可以打出,同时报关日期视同出口日期,可以按报关时的退税率结算,因此在7月1日出口退税率调整最终实施前,诸多进出口企业尤其是钢铁物流企业闻风先动,将保税区作为了自己的避风港,把大批货物报关并运到保税区内,然后再寻找机会转口。
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
结构型调整
此次退税率调整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少贸易顺差,如果本次大规模出口退税下调是政府逐步引导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型的开端的话,那么接下来政府可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将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从2002年开始由中国出口主导的国际集装箱班轮业将会重新面临结构型调整。
著名咨询机构德鲁里公司的2006年数据显示,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货物运输所占比重达70%;亚欧西行航线,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货物运输所占比重超过60%。可以想象,鉴于中国出口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中国出口的贸易量在下半年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集装箱班轮市场上,运力和运量从来都是受人关注的焦点。克拉克森预计,2007年全球集装箱新船交付量为141万TEU,截止2007年6月1日,全球集装箱新船投放量仅为40.5万TEU,剩余100.5万TEU将在余下的7个月投放市场,其中8 000 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占据了32.1%的比例,这些大型船舶的投放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下半年集装箱班轮运输业行业景气度可能会在中国出口增长下降和运力大量投放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下滑迹象。
如何在调整中把握市场?
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因此会格外受到贸易动态、政策调整等的影响。那么航运企业如何在市场调整中把握机会呢?我们透过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分析船公司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此次出口退税涉及的2 268项商品中绝大部分都属于集装箱的适箱货源,其中纺织服装更是其中的主力商品。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作过一个比较: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或是空客飞机。中国出口的商品绝大部分都是附加值较小的商品,出口商凭借量大微利维持生存,而航运界则为大量的廉价的中国商品建造了大量的船舶、大量集装箱,一旦商品的数量大量减少该怎么办?
开发新的适箱货源。传统的观念是不是要改一改?适箱的货源范围是不是要扩大?从贵重商品,如小型高级机械、酒类、仪器仪表、各种纺织品、医药等,到电气电料、生铁、原木、大米、饲料等等,这些都可以装进集装箱。开发新货源有两种含义,一是船公司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客户,这样自然会带来新的货源;二是船公司需要转变观念,努力改进设备,将传统观念中不适箱的货源变成适箱货源,从而扩大货源。
加大冷藏货物的比例。随着冷藏集装箱制冷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日臻完善,冷藏集装箱适装货物范围不断拓展,包括温度从-60℃的超级冷冻鱼到30℃的花球茎、温度控制偏差要求小于1℃的敏感货物、需要保鲜的水果和蔬菜等等,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货物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红火。由于冷藏货物的运价一般而言都比较高,船公司因此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未来发展趋势的带动下,船公司可以加大冷藏货物的比例。
控制好空箱成本。这其实是船公司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货源的不均衡带来的大量空箱成本问题。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得中国贸易顺差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将会给船公司的运作带来一定的好处,带来更均衡的货流,从而改善空箱成本。从另一方面而言,船公司在集装箱数量方面,应该坚持自有箱和租箱结合的方式,从而在市场淡季的时候可以避免过多的成本空置。
努力开发新的贸易航线。船公司的航线是根据货流来制定的,因此,针对中国贸易目前正处于转型期,人力成本也正在不断上涨中,如何根据全球贸易的走势开发新的航线就成为船公司需要动脑筋的事情了。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赢得外资的青睐,大量的工厂在当地开建,于是大量的货源随之产生。船公司的任务是什么?抢先占据市场就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他们这样评说——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韩国海洋大学博士寿建敏:贸易政策的调整会给出口加工企业带来经营上的变化,而对于航运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箱量货源上。如果出口加工企业缩减规模,船公司的箱量货源增长的幅度可能趋缓。此次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市场效应可能会在下半年甚至明年显现。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航运业的影响,目前可以“定性”,即肯定有影响,但没有“定量”,也就是说影响的“面”有多大,影响的“量”有多少,还需要时间去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船公司的间接影响将有可能使得船公司在经营中调整部分策略,比如说改变揽货方向,开发新的货源、航线,改变航线走向、班期等等。当然,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的经营必须要紧随市场变化。
中远集运研究中心主任黄竞: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主要是对贸易企业产生直接影响,贸易企业是船公司的服务对象,因而,政策的调整肯定也会对航运企业产生影响的。
但我不认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航运业的影响是负面的,不认为这是对航运业的打压,此次政策调整在“量”上其实对于船公司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调整后有的产品会减少,有的产品会增加,同时占船公司货源很大比例的机电产品并没有受太大影响。总体上,看货量在政策调整后将会按照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增长,并且在产品结构上更加优化了。
虽然市场上有些悲观的论调,但我认为此次的政策调整不会改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货源地的现状,中国在航运业里的影响力已经形成,在世界贸易量上已经占有很大份额,这些都不会因为几次贸易政策的调整而产生很大的变化。
船公司非常关注贸易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对行业有直接影响的政策。至于贸易政策调整之后船公司的应对措施,我认为就是“随机应变”,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船公司必须及时把握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引导方向,从而在把握和开发货源方面占得先机。
韩进海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助理周显著:我觉得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小型企业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大型企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大型企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当然,关于此次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6月底7月初严重的压港压船现象,港口来不及装卸处理货物,船舶压港影响船期,导致货物走不了,恶性循环,这样给船公司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成本。所以希望国家以后进行政策调整时,能够比较全方面考虑对市场的影响。
船公司如果能够在贸易政策调整之前,预计到这种调整,往往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比如,此次韩进海运事先预计到了出口加工企业需要紧急出运大量的货物,于是早早地调运了大量的空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