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专家学者盘点李克强出访新成果

www.jctrans.com 2014-6-23 14:10:00 人民网

导读:李克强总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国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对英国、希腊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中国总理3年来首次访问英国和希腊,也是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首次访问两国。

  李克强总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国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对英国、希腊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中国总理3年来首次访问英国和希腊,也是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首次访问两国。

  访英期间李克强总理会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伦首相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并会见其他英国领导人。访希期间,李克强总理同萨马拉斯总理、帕普利亚斯总统和米玛拉基斯议长分别举行会谈会见,进一步巩固中希传统友谊。

  六天的欧洲之行,展示了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怎样的风采?总理出访究竟带来哪些崭新成果?主持人郎永淳与专家学者一一点评。

  嘉宾:

  杜起文 前驻希腊大使

  霍建国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持人郎永淳]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郎永淳,我们知道今天是北京时间6月22日,在6月17日至21日对英国以及希腊进行了正式的访问。为了更好地解读李克强总理此访,我们中国政府网也是举办了一个系列的访谈。今天这个访谈进入到了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通过今天第三场的访谈,我们要重点梳理一下李克强总理此访英国以及希腊的重要意义,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新的成果。今天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在线访谈形式,和网友进行直接的互动。网友朋友们有什么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直播节目,通过网络的形式给我们进行提问。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有三位专家,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前驻希腊大使杜起文杜大使,欢迎您。

  [前驻希腊大使杜起文]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欢迎您。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义桅,欢迎您。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义桅]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在今天直播访谈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给网友梳理一下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的主要行程,首先看一下在英国的访问行程,英国访问过程中李克强总理会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和卡梅伦。并且在智库发表了演讲,演讲题目是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我们回顾一下在希腊相关行程,李克强总理在希腊的访问是会见了帕普利亚斯总统,并且和萨马拉斯总理进行会谈,出访过程中视察了中远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出席了中希经贸合作的签字仪式,也有一个相关演讲,就是李克强总理出席了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并且发表了演讲,演讲题目是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其实这次李克强总理对英国和希腊的访问都是在欧洲,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也对欧洲进行了一次访问,那是在今年三月份,应该说这次访问也是今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欧洲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访问,应该说是对于中国和欧盟、中国和英国、中国和希腊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三位嘉宾对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英国和希腊有什么直接整体的印象?能不能跟我们网友简单地交流一下

  [杜起文]对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希腊之行,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两点:一是希腊方面对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的高度重视,和这次访问有始至终洋溢的非常热烈的热情友好气氛。二是这次访问取得的一系列非常丰硕的成果。李克强总理访问希腊,从希腊总理萨马拉斯进行会谈,会见了希腊的总统和议长,希腊总理萨马拉斯亲自到机场迎接,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更不寻常的是萨马拉斯总理全程陪同李克强总理的访希之行,其中包括萨马拉斯总理和夫人陪同李克强总理和夫人到克里特岛首府进行访问。这是在我在希腊常驻几年的经历里面几乎是没有过的,确实体现了希腊方面对李总理这次访问的重视,以及对发展中希两国关系所给予的热情的支持和殷切的期望。第二是这次访问确实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把中希两国在各个领域里面的交流和合作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两国发表了关于这次访问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达成了互设(相互在对方首都设立)文化中心的协议;两国总理宣布2015年是两国海洋合作年。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涉及经贸、海洋、海运、文化、科研、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等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和商业性合作的合同。确实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果的访问,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希关系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一个是规格比较高,二是还有一系列的开创性,并且对于未来中希关系的发展有了一定的铺垫和推动的作用。当然我知道霍院长可能会从经贸合作等等方面看待李克强总理此次对于希腊还有包括英国的访问,您给我们简单地谈一谈您的印象吧。

  [霍建国]应该说这次在高层互信方面,高层沟通和建立战略互信上我们感觉气氛也比较融洽,一个是规格高,再一个和卡梅隆的会谈,包括和希腊萨马拉斯总理的会谈我觉得从外界感觉气氛是非常好的。另一方面从实际经贸合作的内容上也有一些签单,外面也做了一些报道,英国有一个接近300亿美元的各个方面合作意向的签约。另一个就是克强总理通过在不同场合出席一些活动,特别是我注意到比较明显的就是在金融城智库的演讲反响比较大,应该说语言很智慧,思想也有很多火花,把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一些治国理念,以及对待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应该说是用引经据典的,特别能够说服人的语言,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效果,真正让英国人或者是欧洲人能够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中国领导人的理念,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外交整个的一些理念,包括针对全球经济的、双边合作的、国际事务的。因为中国现在在很多场合是需要把我们的一些国家经济治理、大国外交的基本理念阐述清楚的,使得外界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中国整个政策的轮廓以及所追求的目标。这次虽然是对英国和希腊的访问,但是他对欧盟以及对整个国际社会影响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外界普遍报道效果很好,英国报道的力量很强,BBC基本上跟着全程报道,我正好在国外访问,前天晚上看BBC我觉得它的报道力度还是很强的。

  [主持人]所以霍院长的意思是说除了两国领导人之间要有政治的互信,其实还需要通过彼此加强沟通和交流,让两国人民、两国学者之间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可能会消除一系列的误会,从而使两国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不知道王教授,您从学者的角度,对于李克强总理此次对英国和希腊的访问会有一个什么样整体的观察?

  [王义桅]我感觉今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王义桅]最起码对欧外交是我们外交的一个亮点,而且亮点里面对英外交和对希腊外交又是亮点中的两大亮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欧关系互补很强,尤其英国3/4靠服务业,英国人抓住中国深化全面改革的机遇帮助英国树立它的竞争优势。希腊显然从欧债危机走出来现在还有一些困难,可能还受到塞浦路斯银行一些最近的影响,中国在欧洲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上做了很大的援助,中国在新一轮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金融上借助英国的力量,需要在海运上借助希腊的力量,所以这两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真的非常互补,所以也是相互借力

  [王义桅]我觉得应该说今年对欧外交年主要是由于三月份习近平主席访欧时已经提出对欧新的政治方针,确立了中欧关系的所谓四大伙伴关系,一是和平的伙伴、二是增长的伙伴、三是改革的伙伴、四是文明的伙伴。在这两个国家关系中都得到鲜明的体现。比如和平的伙伴,英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英之间在全球合作上游很大的共同点;希腊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所以维护地区和平上有很大的合作;从增长上讲英国的经济增长仅次于德国,今年一季度3.1相当不错,所以他要借助中国的力量确保他的增长态势,中国要保持每年的中高速增长也必须借助英国在金融上的优势地位;另外就是改革,中国当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欧盟也在改革,英国在改革、希腊也在改革,改革的时候也要借助对方的力量。比如希腊的债务危机表明了他的传统经济结构模式比较单一,他现在要借助中国的投资发展航运业,实际上是更多地要向生产的方向发展,英国更是如此,有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形式

  [王义桅]最后一个是文明的伙伴,文明的伙伴更有意思了,像英国我经常讲中国传统的中华文明是农耕的文明、内陆的文明、区域性的文明,现在正在走向海洋、走向全球,走向工业化。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对工业革命来讲当然它的基础设施有些老化了,正好需要改革它的基础设施,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从海洋文明来讲英国大英地区是全球海洋文明集大成者,1/4的海洋面积被他统治过,英国是真正治理过这个世界的。另外从全球文明来讲,这三个方面英国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所以通过希腊走向全球,实际上我们原油一半以上从海外的运输都是借助希腊的船只。文明的伙伴上在中英中希关系上都得到了体现。所以这次李克强总理这次对欧的访问实际上是在落实习主席年初提出的对欧的新的政策方针,还有对欧的政策文件,把四大伙伴关系发扬光大是亮点中的亮点。

  [主持人]王教授刚刚的梳理解答了很多网友的疑问,就是为什么欧洲国家这么多而这次出访要选择英国和希腊,这次出访的基本逻辑已经梳理得很清楚了。当然除了经贸合作以外,李克强总理在两个国家访问的时候也都分别做了一个演讲,三位对于他的这两场演讲都有什么样的印象?我记得刚刚霍院长已经简单提到了在金融城的这番演讲,大使还有王教授对他的两次演讲都有什么样的评价和深刻的印象?

  [杜起文]李克强总理在希腊作的演讲主要是阐述了中国的海洋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处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世界上各方也很关注中国怎么走和世界上其他大国不同的崛起之路,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各方带来的是什么?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周边的东海和南海中国和有些国家的争端有所升温,那么中国的有关政策、中国的海洋战略的理念是各方所高度关注的。那么在希腊这个地方,李总理发表了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这样一个演讲,确实是抓住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这个关注的问题其实就是三个核心的理念,和平之海的建设、合作之海的建设和和谐之海的建设

  [杜起文]对,所以李总理阐述得比较全面,也很透彻,我看到李总理讲演结束以后,在场的希腊朋友都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对讲演的欢迎,另外认为这个讲演是非常有思想、充满了智慧、非常友好的一次讲演。使得在场的听众以及世界各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她在21世纪的时代条件下,她在进一步走向海洋方面所秉持的理念和所坚持的政策。所以这个讲演是很精彩和成功的讲演。

  [主持人]杜大使关注的是希腊的演讲,霍院长刚才讲到了在金融城的演讲,不知道霍院长有没有关注希腊的那场演讲

  [霍建国]希腊的那个演讲我没有赶上,我是看了一些评论。金融城的那次演讲我后来又认真地拜读了一遍,我觉得那个演讲的水平和内容确实是非常有说服力,而且也体现了语言的智慧和思想的火花。应该说现场听可能会效果会更好,因为文字的报道肯定还有遗漏的地方。 我觉得它用最简洁的、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中国最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就给浓缩了。把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3个亿的问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政府执政的一些理念交代得一清二楚。

  [主持人]他又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呢?尤其像英国的智库和整个欧盟地区要释放什么样的信号呢?

  [霍建国]应该说他前面有一大部分介绍中国,同时他意在让英国人理解、了解中国。就是说中国那么大,13亿人口,现在城镇化还没有全部完成,还有2亿农民工,还有1亿在棚户区,类似这些数字点到为止,但是就反映了中国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主持人]为了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是第二大世界经济体,但是如果人均来算的话,它的GDP在全世界只排到80多位。

  [霍建国]对,只有80多位,而且他用了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他给的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全面的轮廓。而且这种意在让大家理解,而且如何产生这种包容的心理,我觉得首先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然后他对中国经济现在的问题毫不避讳地也讲到了转型升级的难度,但是我觉得更巧妙的是转型升级构建一个强大的中国是另一方面,但是他也引申出了另一个含义,是过去接触不多的,就是整个转型升级也是整个能源环境发展的需要。如果从节能环保的角度,以及对全球气候贡献的角度讲你会亲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为。平时我们从经济角度讲转型升级就是为了实现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扩大出口,构建更强大的中国经济的支撑点。但是从他的讲话里就能看出来这是多重的。

  [主持人]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霍建国]是做强责任,完全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在完成的追求。当然后面他讲到中国作为大国的对外政策的态度,就使得外界,至少在场的都是一些研究人员居多,这些人对世界发表的言论和评论还是很大的,因为他们不仅仅影响英国政府,甚至对欧洲事务以及对未来全球经济的治理、全球公平、全球秩序这些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他用了一个“共建包容发展的新世界”,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中国在国际阐述包容发展比较恰当的一个演讲

  [主持人]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从这样的三个维度来考察或者是评价李克强总理在金融城的这样一个演讲。首先是通过高度浓缩的语言,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国真实的面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同时我还有一系列的治理的理念,我能够直面这种挑战,我要向我们国家、向欧洲国家、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信心,通过这种治理的理念,我能够解决、能够克服这一系列的挑战。同时未来和其他国家怎么打交道,我要通过谋求共赢,建设包容性世界的美好理念达到更加美好的目标。我不知道王教授从经贸合作角度、外交政策角度等等各个侧面怎么样看待李总理这两次演讲?

  [王义桅]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吧,这两场演讲都是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从英国讲起,英国两家顶级智库共同举行演讲是不容易的,在美国之外皇家智库的影响很大,另外战略所也是很了不起的,可见这种顶尖智库都在争取有这么一个平台给李总理来阐释执政理念和经济发展政策。从内容来上讲李总理讲了很多内容,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就是中国领导人的辩证法思维,就是中国为什么会崛起呢?问题挑战很多,在解决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中国自然而然就崛起了,我们不回避任何问题,我们领导人面对中国问题挑战之尖锐、认识之清楚是非常清楚的,这种清楚是一种自信,这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较明确。我们一旦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是通过国际之路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贡献,这是非常好的辩证法的思维,是很好地提升中国领导人形象的,包括在国际场合阐释中国模式,中国为什么崛起这么快的很好的舞台。

  [王义桅]从海洋论坛来看更有特殊性,据我所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倡议搞一个国际海洋论坛,专门讲中国的海洋观的而且明年是中希海洋合作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上我刚才讲了中国农耕时的文明是内陆文明,现在走向海洋大家就问了三个问题:一是以前是和平的,为什么和平?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天朝无所不有,而现在60%以上都依赖于海外的能源、原材料还有贸易、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不能够再继续坚持和平的理念,包括现在有什么东海、南海和周边邻国的摩擦大家都很担心中国能否持续地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李总理继续把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的文化基因里面就没有扩张的因素,这里面讲的我觉得是重新确保就算走向海洋也不会充分西方对抗扩张的老路,和平之海就是回答这样的关切。

  [王义桅]第二个怎么走向呢?自己单干发展远洋海军?这是很多的思维方式,希腊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希腊是帮助中国走向海洋,不仅是走向地中海,通过地中海走向各大洋,是一个物流的港口和投资中介,这次去特里克岛访问,那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三次撤侨的时候,利比亚的危机,还有最近的利比亚问题上,1.3亿撤桥,那真的是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所以在这个场合讲中国的义利观,不仅强调共赢,中国是讲义的,你帮助过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比较好地阐释了中国的理念。几千年的文明基因通过海洋论坛展示得很好。最后和谐之海,很多人认为你是涸泽而渔,你把海洋污染了,再掠夺,他们也很担心,尤其981钻井平台,深海技术已经不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中国有一个理念,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传统农耕文明讲天人合一,这次李总理讲人海合一,这是和谐的主要理念,海是我们的生命,大家都讲国家依海而建,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像善待我们母亲一样要经略海洋,不是像西方国家搞侵略的,这不仅是阐释中国的海洋观、海洋政策,是阐释中国的一种文化,是很好的公共外交。

  [主持人]除了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有这样的解读以外,常规的对于任何一次出访,无非都是从政治的层面、人文交流的层面、经贸合作的层面来评价和梳理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果,我们能不能还是从常规的角度来看,从政治的层面、从经贸交流的层面,从人文交流的层面来评价一下此次对于希腊的访问、对于英国的访问?

  [杜起文]在这三个层面,李克强总理这次对希腊的访问都是非常成功的,在政治层面确实是通过这次访问,通过和希腊领导人的会见、会谈达成广泛的共识,相互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地巩固,互信进一步加深,希腊整个社会对于中国的中希关系发展所给予的支持,欢迎中希关系发展的气氛进一步地增强。这无疑是很有重要意义的。在经济层面除了我刚才谈到的双方签署了大概20几项协议和商业合同,在这些合同和协议的中间还包括引起各方很大重视的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比如中国中远在希腊最大的海洋比雷埃夫斯所经营的集装箱码头的项目,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双方一定要把这个项目进一步发展好,使它成为中国和希腊之间友好互利、着眼于双方之间长期互利共赢合作的一个典范。另外,依托在比雷埃夫斯海港集装箱码头的项目,进一步把希腊的沿港经济,把希腊同欧洲的腹地,巴尔干地区、中南腹地把陆上的运输以比港作为龙头,把这些合作都带动起来。

  [杜起文]这一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的一方面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合作,把希腊地处地中海枢纽的这样一个位置,传统上在这一地区起到十字路口的运输航运中心的作用,把它地理上的、传统上的优势真正地变成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竞争优势。这是希腊朋友、希腊政府高度重视中远在比雷埃夫斯港所经营的这个项目,以及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在比港和陆路运输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向中国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和企业发出一个信息,双方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包括开展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是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潜力的。这些项目开展好了以后,确实给所有参与合作的各方都带来很大的成功,所以也给他们发出积极的信息。

  [杜起文]第三个方面也就是文化,文化合作或者说是文化内容,在李克强总理这次访希的行程安排上我觉得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也是希腊方面作为东道主颇费心思来让李克强总理利用它,我知道这是李克强总理第一次访问希腊,去年5月份希腊总理访问中国的时候,我从雅典回来陪同萨马拉斯总理访问,他和李总理的会见我也参加了。李总理也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在中国受过比较好教育的人的心目中希腊是很令人神往和向往的地方,当时希腊总理就向他发出邀请说请你来,我亲自给你当导游,我知道你很忙,在希腊待的时间会很短暂,但是我们会尽量做好安排,让你的访问从了解希腊文化方面是很有收获、内容很充实的访问。其实这个意义还不仅是通过这次访问的精心安排,让李总理和他的代表团零距离地接触了解灿烂辉煌的古希腊,也是让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传媒受众间接地对希腊这么一个非常友好、充满魅力的这样一个文化国家的了解

  [杜起文]比如说中希双方安排李总理专程去克里特岛访问,在克里特访问期间,专门安排了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克里特首府亿拉克里翁馆的开馆仪式,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克里特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西方人有一个说法是先有克里特后有欧罗巴。希腊神话里面有一个故事是希腊神话的祖神宙斯在西亚的海岸,大概是现在黎巴嫩的地方,到腓尼基的那个地方去,他爱上了这个国家的公主公主名字叫欧罗巴,公主在皇宫的后花园里玩耍,宙斯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变成了一头牛,非常可爱、憨态可掬的牛,在公主旁边玩来玩去,公主很喜欢,最后公主就起到牛的背上,骑上以后牛就一路狂奔跑到克里特这个地方,把公主放到了这个地方,那么按照希腊文化的起源就是这样。实际上希腊克里特不仅在地理上是欧洲的最南端、最东端,在历史和文化上也是西方文明、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他们安排李总理去参加这个新馆的揭幕仪式是非常有意义的安排,我看李总理对参观这个博物馆也表现除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也意味着来自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一个同样辉煌灿烂、古老文明的这样一个国家领导人向另外一个古老文明致敬。

  [主持人]听了杜大使的总结尤其最后这样一个故事的讲述,我们很多网友肯定对于希腊、对于克里特充满了神往和向往,我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到希腊访问到克里特(音)岛去玩去。那霍院长您从经贸的角度怎么样看待这次的访问?它在质和量上有没有得到升级呢?

  [霍建国]从经贸的角度讲,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些签约,应该说经贸目前看中国和英国和希腊经贸角度的合作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有的贸易和投资,已经变成了一个多元、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像和英国的合作不仅仅是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同时它可能未来互相参与一些建设,甚至在超前的一些领域能源、节能,甚至像城市文化建设、教育等还会留下一些发展合作的空间。这应该说是目前整个经贸作用不断扩大影响的趋势。过去就是理清双边贸易的障碍,扩大双边贸易。经常首先提未来几年把双边贸易扩大到多少,当然这次中英也提了一个发展目标,但是现在投资也上来了。特别是中英未来的合作潜力,就是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强调双方加强高铁合作、加强核电的合作,它是通过双方沟通强调双方的优势,因为目前在高铁和核电上中国是有优势的,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所有制造业都强,但在这几个领域我们的技术和整个水平是比较突出的。英国又是缺少这些基础设施更新的,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又需要中国的一些资金的投入和介入。所以我觉得它把这种深化的合作完全建立在新的理念上,就是这种彼此优势互补就是一种互利,而且扩大合作的基础都是在寻找各自的优势,再进行合资、共建才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霍建国]所以像在希腊比港的合作项目,虽然是在希腊危机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出手,当时也是承包经营,签了合同出资买断了二号和三号码头,它还有一些长远的发展规划。但是一方面看我们的码头建设是我们中国的强项,我们的港湾公司建码头是强项,所以很快就把它改造升级,功能就可以扩大。另一方面地中海的这个码头确实是一个直通欧洲的最便捷的码头。我们说是南欧,其实我看它辐射面整个东欧、中欧甚至西欧都是可以达到的

  [霍建国]现在欧洲的问题我觉得它是基础设施还比较弱,当年非常火爆的欧美的基础设施在50年代走的是最豪华、最超前的,但是事隔五六十年之后,你像英国的火车伦敦到曼彻斯特200英里,360公里,得开三四个小时,很缓慢,一小时不过80公里,可以想象,如果用高铁最多一个小时,那就大大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像如果将来欧洲的交通运输线能够继续被进行改造,那这种海铁联运就会非常便捷。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把我们各自的优势全部摊开来,大家寻找它的合作点,所以我觉得将来包括英国基础设施,甚至整个欧洲大陆基础设施,包括码头、桥梁、铁路、公路,那都是中国的强项,中国肯定是以优质、低成本来完成这些东西。当然,它的建设过程需要有一个融资的过程,肯定不是中国出钱,你得有资金投入,那资金投入可以多方面的,可以是银行的混合贷款,也可以是政府出一部分,甚至中国也可以前期投入一部分,因为它的回报要有一个过程。但是不管怎么说,双方对于这些各自优势的认识,通过沟通、通过分析,我觉得现在是处于一个高度的共识阶段,甚至英国人也完全赞同这个时候应该加强和中国的合作

  [霍建国]当然总理也是很明确地提出来,希望他们在考虑项目时还是要选择中国企业,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政府就袒护中国企业,政府主要是提供一些信息以及各方面的支持。而且这次给我一个比较突出的感觉就是可能过去有时我们还出访,大型的经贸代表团更多的是侧重于签约,买一些进口的货物,买飞机、高端技术,而这次重点恐怕在合作上会推进得比较大,而且这种合作涉及到我们一些长远的发展利益,实际上等于也是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通过共识和互利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有了共识、互补又有了发展的潜能。

  [杜起文]我在这里想补充几句,霍院长刚才谈到了中国和希腊在比雷埃夫斯海洋合作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王教授也谈到了希腊是蓝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人确实是有着特殊的海洋情结,古希腊文明的诞生就是希腊利用它地处地中海地区,靠近两河流域,靠近北非的尼罗河流域,通过航运贸易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把各方面的文化因素都吸收进来,通过加工改造最后形成希腊的文化。海洋对希腊来说是太重要了,希腊国旗的颜色是蓝白相间蓝就是蓝天,就是大海,碧蓝色的大海。苏格拉底有一句话希腊人津津乐道,苏格拉底说地中海就像一个池塘,希腊人像一群爬在池塘旁边的青蛙,在希腊大陆和各个岛屿之间跳来跳去,实现了希腊的发展和希腊文明的昌盛。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来,由于希腊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也由于它确实在基础设施方面欠账比较多,比雷埃夫斯海洋衰落了。对于希腊人来说这就等于他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法宝快丢了,但是由于中远的接手,2009年在短短几年里面比雷埃夫斯海洋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三四倍,比雷埃夫斯海洋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海港。

  [霍建国]希腊地区这几年经济也在恢复。

  [杜起文]比雷埃夫斯海港被国际航运界评为去年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最好的海港第一名。在希腊2009年形势严重以后,确实是凄风苦雨、一片萧条,但是比港在经营发展上面所取得的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它取得了一些开拓性和突破性的进展,比如说以港口作为龙头,把铁路上的运输都带动起来了,确实感觉到像是冬天里面的一把火。比港的意义对于希腊人来说使他们在危机的情况下看到了今后发展的希望和前景。 只要我们引进非常好的、战略性的投资者,只要我们接受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了,那么我们国家发展的前景会是很好的,潜在优势是很多的。所以希腊社会从总统到一般的老百姓,各行各业提起中远比港的码头都是交口称赞的。比港好、中国好、中国人好,在希腊社会是成为共识的。所以这次我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希腊领导人从总统到总理到议长,他们在和李克强总理会谈会见时都是异口同声,说中国是希腊非常真诚的朋友,中国在希腊前几年经受二战以来最严重危机的时候,始终和我们站在一起,始终是尽自己的努力,真诚地帮助我们。我觉得这些也是和像我们成功开展经贸合作项目,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实际利益,以及我们在其他方面对他们表示 高度尊重,长期坚持不懈的作工作都是分不开的。

  [主持人]所以希腊总理和副总理各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表态,一个说我们中国和希腊是可以直视眼睛的好朋友,希腊副总理也说希腊把自己看作是中国在欧盟内的大使。我不知道王教授有何评价?

  [霍建国]我补充一点,比港的振兴或者发展的作用,他可能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也有关系。以前我们做贸易的欧洲港基本上都是利物浦、安德维普、鹿特丹等,像利物浦现在量已经没了,别的都不行了,但是经济总量在往亚太这边转,所以现在地中海、南欧的位置在上升。我们提的“一路一带”,无论从陆地向西走到希腊,或者是从海上走到比港,这都是非常好的发展的竞争点。

  [主持人]王教授有什么样的评论?

  [王义桅]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很多,就是中国怎么给世界提供了希望、机遇,我们讲中国梦也是世界梦,是共通的。我补充一点就是中英和中希关系某种上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欧关系角度的理解,可能更具有全球意义。举个例子来讲,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希腊,刚才我们谈到了很多,但是从文明的源头上看起来已经有很多东方的元素,两河文明的不予,欧罗巴本来就是掠夺过去的,早期都是万神庙,后来坦丁堡时期搞了异神论产生了普世的概念,后来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后又把自己说成是代表普世价值的,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中西方要实现大和解,从文明的源头来看从希腊看起,从万神庙中国古代向来是儒道孔三家,我觉得从文化源头来看中欧战略必须从文明的源头找到基础,基础就是世界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中西方主要文明的发祥地中希应该携起手来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那么英国实际上起源不是他,但是他是欧洲文明、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刚才我已经讲了统治了世界这么大的地方,今天的美国斗南一望其向背,英国不仅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政治文明的发祥地,是议会之母,李克强总理也参观了中国的议会,刚才讲了宪政普世价值是从英国普及到世界的

  [王义桅]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互信,英国在这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英国在大国里对中国是最友好的,英国具有战略眼光,毕竟是帝国可以用历史观看中国。希腊人民对中国的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文明的相互欣赏和借鉴的,他知道中国发展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意义。这两个国家的选择是中国和西方关系从人文和政治互信乃至对建设更加美好文明世界的理念的阐述。意义已经超过了中欧关系。

  [主持人]当然一个大国的总理对于英国、对于希腊的访问一定会展现他个人的一些特色,比如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国外的媒体评价李总理这次是叫“十分外交”,评价非常非常高,我不知道三位对李总理这次外交的表现,对于他个人的表现有什么样的印象?

  [杜起文]我觉得李总理这次访问确实是展示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充分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非常自信、非常睿智,有很开阔的视野。他谈到一些问题,尽管有的时候是用平白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但是很有思想深度,令英国的、希腊的以及国外各界确实对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对中国、对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有了一个更生动、更直观的印象。所以从这种角度上说,李总理的这次访问确实是很成功的,是可圈可点的。

  [主持人]展示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风采。我不知道霍院长尤其是李总理出访期间您也曾经在国外。

  [霍建国]对,我看了几段。我觉得他个人魅力展示出来了,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当一个人他要展示个人魅力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种智慧和思想。当然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你的现场应变能力、反应、解答问题这些也都是个人魅力的支撑。但关键是你的演讲当中要有思想、要有智慧,这次他体现出来了。在不同场合的演讲,包括答记者问,包括在皇家研究院的演讲,都体现了一种智慧。而且把中国的很多理念在这种场合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它表现得很清楚,使得大家过去我们是说服人家,现在你不是说服人家大家在那里瞪着眼睛听,对他是一种认可,这就是中国的新形象,中国领导人的新形象,而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很多人其实在很多场合也都做过各种报告、演讲,但你真的要征服听众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不光是用数字,你还有很多历史的、文化的、引经据典的拉近了这种感情,大家很容易产生一种亲近。同时你用能够让人理解、能够信服的一些最简单的历史,中国的变迁,就使得大家能够感受到你不容易。你用你的理念,你用你未来发展的自信就很容易征服掉这些。这个我觉得中国恐怕在未来的国际事务当中需要更多的这样的外交出击,不断地用我们的这种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包容、和谐,甚至是带有一种历史印证或者现实的憧憬,能够使大家产生共鸣,这是水平也是艺术。你要具备这种能力和水平,同时你的表达方式也要很艺术,让大家能够有共鸣、有同感,这样也会使中国整个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使得世人对中国会有一种新的看法,这就是中国的新的形象。

  [主持人]王老师有什么样的评价?

  [王义桅]我非常赞同两位对李总理的看法,我也感觉到总理的外交确实非常自信、大方,充满了睿智。我还补充一句就是很专业。他对中国的事情经济也好、各个方面非常了如指掌。我用三个“五”来概括他。第一,承载了五千年文明,他包括在海洋论坛和在英国讲的这样一句话,我经常欣赏灵感来自五千年文明,激情来自万里河山,使欧洲从文化角度非常尊重中国;第二是五百年,我们对五百年来西方领先世界的先进理念是非常熟悉、非常认可、非常尊敬的,所以我觉得他在演讲和言谈举止过程中他外语也很好,程虹教授也是外语专业出身的,所以对文学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了解是自信的根源;第三是35年改革开放的浓缩,他在英国演讲的时候,我在35年前在安徽农村作村支书的时候那个时候计划经济怎么拼命干吃不饱饭,后来实现开放,实现市场经济,中国一下变成了第二大经济体,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以前我们渴望欧洲的投资是先进的,现在欧洲渴望中国的投资,这个倒过个来了。所以李克强总理本人就是改革开放的产儿,也就是说他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改革开放给世界展示了机遇和展示了中国梦的典型体现。这一点给西方读者和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三个“五”。

  [主持人]我觉得这次访问中国和英国的未来、中国和希腊的未来一定会在李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问之后规划一个新的路线,铺设一个新的快车道,并且通过海洋的合作,能够让中国和希腊之间、中国和英国之间明天更加灿烂,未来的合作前景应该是可以期待的。非常感谢三位今天来到演播室,和我们的网友进行了这么一个直接、专业、透彻的讲解,再次感谢三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