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冷链物流迎两大团体标准

www.jctrans.com 2017-6-1 9:38: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近日,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与全国冷链运营联盟联合发布团体标准《冷链运营管理规范》,并印发《全国冷链运营标准化评价办法》。

  近日,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与全国冷链运营联盟联合发布团体标准《冷链运营管理规范》,并印发《全国冷链运营标准化评价办法》。

  由五商协会组织开发的“全国冷链运营公共管理平台”(1号冷链)也于近日上线。至此,五家商协会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冷盟半年来,就已搭建起全国冷链运营体系的基础框架,这是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中国的冷链物流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冷链物流的标准很多,但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空白现象突出,且缺乏标准执行的长效机制;二是冷链资源很多,但组织化程度很低,冷链“不冷”、“断链”现象严重,食品安全与品质得不到根本保障。

  为破解这两个顽症,在商务部市场建设司的指导与支持下,由五家商协会发起、各类冷链企业与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同组建的全国冷链运营联盟,创新构建全国冷链运营体系的基础框架,通过食品供应链的纵向整合、冷链物流资源的横向整合,可大幅提高冷链物流运营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冷链标准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全国各类温控食品的质量检测、全程冷链、全程监控、全程追溯等多功能服务一体化运营,从而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全国冷盟团体标准《冷链运营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全国冷链运营标准化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现行的国标、行标相比,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第一个团体标准,国内首创;二是由冷链相关的五家商协会联合制定、联合发布,有利于协调实施;三是其核心内容虽然来源于国标行标,但解决了国标行标的矛盾与空白问题,内容更全面、要求更严格、操作更具体,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规范》将冷链运营全程管理与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质量追溯有机融合,规定了冷链运营的七项基本要求、七项基本条件、五大责任主体及其在预冷、质检、赋码追溯与温度控制四个方面的责任,以及预冷、质检、包装、赋码、储存、运输、配送、温控、追溯等冷链各环节的操作要求与标准化评价要求,主要适用于全国冷盟会员企业的各类温控食品冷链运营管理。

  根据《规范》,全国冷盟会员中的各类冷链企业与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签署《自律公约》,承诺执行本《规范》;冷链企业应当取得五家商协会评价的标准化运营资质;冷链企业与食品企业应当优先使用“公共管理平台”的相应管理系统(WMS、TMS等);所有进入“系统”管理的食品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冷链企业应当查验相关安全证书或补充检测合格,应当粘贴“系统”生成的追溯编码;冷链各环节的企业应按各类食品的不同温度要求,进行全程温度控制并实时向“系统”传输冷库与冷冻冷藏车内的温度,确保在规定温度环境下“不断链”。《办法》主要以《规范》为依据,规定了冷库经营企业、冷冻冷藏运输(配送)企业与综合冷链企业“资质评价”和“运营水平评价”的范围、内容与指标及其评价流程。冷链企业资质分为A、B、C三级,A级是最高级。冷链运营水平评价包括系统使用率、质检率、温度监控率、温度达标率、损失率、按时送达率等指标,由全国冷盟根据“系统”数据实时、持续评价。“全国冷链运营公共管理平台”是为全国冷链物流服务供需双方提供公共服务的,包括赋码与追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与融资仓单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有机融合的云平台系统。

  (曹建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