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上海海关的十二米“微关怀”

www.jctrans.com 2016-5-31 14:28:00 海关总署

导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日樱南路和日樱北路的货运卡口区,从公路到道口,有着短短12米的距离。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日樱南路和日樱北路的货运卡口区,从公路到道口,有着短短12米的距离。每天,集卡和货车连续不断地驶经这里,进出卡口。最近,这段短短的12米路面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添上了一道道“黄皮肤”。

  这是上海海关隶属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安装的卡口减速设施 。

  今年4月中旬开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对保税区智能化卡口的24根车道进行安全设施改造,安装启用了455平米的热熔型双组震荡标线和铸钢减速带。现在,行驶车辆在通过卡口通道前,驾驶员能够感受到来自减速带的速度震荡反馈,及时降低车速。

  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保税区卡口的流量也在不断增长。每日不间断的密集车流存在的交通隐患,给海关的卡口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由于区外道路涉及城市主干道,无法设置缓冲地带,进出卡口的车辆容易因惯性作用造成碰撞,保税区海关从实际出发对区内设施实施改造,通过安装减速带有效避免了交通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了卡口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前总让人觉得,海关可能比较重视‘货与车’的监管,其实海关更加重视对‘人’的服务与关怀,在意广大货车司机和普通关员的生命安全。”谈起海关的工作理念,现场的值守关员深有感触,“虽然在卡口设置减速带、限速安全警示牌,这些只是小事一件,但是从细微处着眼,从身边事着手,这正是真真切切的服务。”

  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发挥海关的服务职能,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先后对外高桥保税区卡口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体系,改变了传统人工作业流程,做到自动过卡。同时缩短了车辆通过卡口的时间,平均过卡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45秒左右,使物流企业、运输公司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保税区日樱南路和日樱北路的货运卡口日均监管进出车辆7000余辆,货运量在上海自贸区六个智能化卡口之中居于首位。智能化卡口减速设施的启用,让海关智能化卡口不仅能够安全管住,也能管住安全。

  (陈君言、张宸/文)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