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浙江检验检疫局积极参与输非商品质量提升行动综述

www.jctrans.com 2016-1-20 16:07:00 《中国国门时报》

导读:告别“十二五”,迈向“十三五”,这是一个质量和创新的新时代。面向全球,质量取胜,加强质量安全追溯,维护良好质量环境,不仅输欧美等发达国家商品要高标准、严要求,输非商品也不例外。

  告别“十二五”,迈向“十三五”,这是一个质量和创新的新时代。面向全球,质量取胜,加强质量安全追溯,维护良好质量环境,不仅输欧美等发达国家商品要高标准、严要求,输非商品也不例外。

  近年来,浙江检验检疫局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检总局关于做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创新机制、打防结合、多措并举,促进输非商品质量明显提升,有力塑造了“非”同寻常的“浙江制造”形象。质检总局检验司有关负责人为此专门来浙调研,并对浙江局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质检系统加以推广。

  “非”常创新

  在浙江义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最显著的标志。作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化贸易平台,同时也是输非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这里汇集了国内外21万家中小企业、180余万种小商品,商品辐射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商品被集中打包运往非洲各国。输非商品来源复杂、储存场地分散、装柜时间长,一个集装箱中往往装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商品,监管起来非常困难。浙江局引入“互联网+”概念,构建“集中仓储、联网申报、前移检验、有效监管”的新型检验监管模式,使监管更加有效、通关更加便利。

  据浙江义乌检验检疫局综合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在义乌港仓储区特辟了“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装区”,将出口规模大、诚信等级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单位统一集中在监装区,实行专库专用、封闭管理。监装现场安装使用了义乌局自主开发的“市场采购商品检验检疫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商品入库与联网申报的无缝连接,简化和再造流程,缩短工作周期,促进监管的有效性和通关便利化。输非商品在检验检疫人员和监管系统的双重监督下,装载完毕后还要接受抽批查验,确保与装柜商品的一致性,杜绝监管盲区。

  为了增强检企互动,共筑商品质量防线,检验检疫部门还在义乌港建立了监装备案单位诚信积分考核制度,将监装备案单位的仓储能力、质量体系运行、货物一致性以及商品验收情况、企业人员能力等均纳入“日常考核”,以考核提升监管质量;建立了“重点监管名单”,定期通报输非商品质量安全状况,尤其针对违法违规、案发率较高的采购商及出口监管单位,将信息直接登上“黑名单”、毫不留情开展重点监管,以此激励诚信企业主动提升商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打击失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非”常出击

  质检总局在调研中发现,输非商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低质低价,二是假冒伪劣。隐藏在这两个问题背后的,是一个跨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灰色产业链”,产值估计达到800亿美元,国家可能因此每年流失税收上百亿元。因此,在促进输非商品质量提升行动过程中,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是最重要的手段。

  浙江局研究建立集信息共享、质量安全责任追溯、执法协作于一体的进出口打假工作机制,以双边协议国家、市场采购两个领域为重点,结合质检总局“清风行动”,指导各分支机构建立“日常监管、监装巡查、集中查验”的常态工作机制,以及突击检查、“飞行检查”等动态工作机制,形成打假工作长效化。

  针对义乌局辖区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和季节分布,检验检疫部门对查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以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民众关注度高的案件为重点,动态调整打击商品类别和领域,开展针对性打假。从2012年到2015年期间,义乌局共查处假冒伪劣案件近200起,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双打”专项行动先进集体。近几年来,该局先后查获假冒RAY-BAN眼镜、涉及侵犯世界杯知识产权的塑料玩具球、假冒DISNEY系列的文具、假冒LV、PRADA等品牌的钱包、假冒意大利产的卫浴产品等多起案例,成效显著。

  “非”常合力

  提升输非商品质量,不仅检验检疫部门在制度上要推陈出新,在力度上要打击、监管并重,质量安全各个领域的监管部门也同样高度重视。在促进输非商品质量提升行动中,浙江局及各分支检验检疫机构在不同层面上积极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以监管合力形成高压态势。

  浙江局和浙江省公安厅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信息共享的合作备忘录》,启动了出口打假刑事司法协作机制。2014年,浙江金华检验检疫局与当地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出口绗缝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协作打击“黑心棉”,努力扫除监管盲区。共完成绗缝制品及相关企业“地毯式”检查1311家,共同查封关停企业122家,封存扣押废旧服装等劣质原料及再加工纤维85吨、沙发垫45163片、绗缝被三件套1070套和绗缝拖鞋2000双,移送案件至工商部门、消防、安监等部门共90余起。

  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结合建德低压电器和临安电光源两个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注重发挥示范区质量引领作用,坚持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道路,与地方质量部门共同促进输非商品质量提升。如切实发挥好公共信息平台、评议基地的作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帮扶企业走出去、减少因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损失,从正面引导低压电器和电光源企业发展由数量型、粗放式的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提升输非商品质量,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都任重而道远。浙江局将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方式,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为国家逐步建立起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治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浙江检验检疫局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