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物流企业的裁员风波

www.jctrans.com 2016-1-11 16:00: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不少顺丰员工出面爆料,去年底资金捉襟见肘,总部开始裁员,这次裁员为“继供应链、商业、仓配、国际事业部后,第五次裁员。”

  2015年年底,中国物流界陆续出现各大物流企业裁员现象。

  不少顺丰员工出面爆料,去年底资金捉襟见肘,总部开始裁员,这次裁员为“继供应链、商业、仓配、国际事业部后,第五次裁员。”甚有员工指出,“入职不到半年的所有员工,全部被裁掉”。据中国媒体证券日报报道,顺丰在2015年“双12”之前,已开始大量裁员。报道指出,“双12”前顺丰技术部门裁员约20%左右、其他部门裁员人数则在30%,而此次裁员则扩大至顺丰的一线员工。对此,中国顺丰官方坦承,2015年裁员幅度确实较往年来得大。

  无独有偶,2015年底,货运O2O平台罗计物流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涉及员工超过200人,占总人数的40%左右,“罗计物流是单方面突然裁员,有大量员工正在进行维权”。记者从被裁员工处获得的邮件截图显示,罗计物流最早于2015年11月18日向公司有关负责人发布邮件,邮件表示,“开始裁员啦,大家做好准备,公司一定会找个借口开你,不过没事,大家可以劳动仲裁的,没走的各位做好降薪准备”。

  在互联网泡沫回归理性导致投资紧缩,国内物流业寒流迹象初显,传统物流业面临生死转型的今天,作为一个物流人,应该如何在市场的剧烈变动中立于职场不败之地呢?这值得无论是物流新人还是旧人都好好探究一番。

  1.

  O2O项目举步维艰

  此前,已有大量O2O企业曝出倒闭或裁员消息,资本寒冬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倒闭潮成为O2O领域的一股寒风。

  罗计物流被裁员工直言,罗计物流裁员就是为了减少支出,“目前还未拿到新一轮融资”。资料显示,2015年5月,罗计物流宣布完成B轮1.26亿美元融资,2014年7月该公司获得真格基金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及IDG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寒冬对O2O领域打击巨大。根据记者统计,,2015年下半年以来只有少数O2O企业拿到融资。而在未拿到融资的企业中,包括洗车、末端配送等行业曝出大量O2O项目倒闭。

  激烈的竞争环境为货运O2O行业浇了一盆凉水。目前,运满满、货车帮等一批企业正在激烈厮杀,这些企业背后不乏阿里、腾讯等身影。

  暂停网点服务,进行战略调整是罗计物流给出的裁员理由。一位被裁员工表示,公司是按区域直接裁员,中高层管理岗位超过30人。

  据了解,完全关闭的网点包括北京、深圳、上海、青岛、乌鲁木齐等至少14个网点,一些未关闭的网点也只剩一两个负责人。

  2.

  物流成本撑不住

  2015年,中国的快件业务量已经突破200亿件,但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消息,2015年1-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两大数据较2014年相比,增速双双下降,这和电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不无关系。

  “由于过去中国经济增速很快,中国的物流行业呈现野蛮式的快速发展,现在经济不景气之后,大家开始研究降低成本的问题,物流人也意识到,过去粗放式的,高速的,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物流行业的方式肯定难以为继。”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说。

  由于行业门槛比较低,过去十几年,大量中小快递企业涌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四起,行业集中度低。申通快递最近借壳上市时提供的一连串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2014年,申通作为全国快递业业务量第一的企业,营业收入只有不到60亿元,净利润为6.39亿元。

  对此,圆通速递集团董事长喻渭蛟曾表示:“从2015年开始的3年,快递行业会进入动荡期,竞争将更加无序,同时成本的进一步飙升,大规模亏损加剧会令大量企业撑不住倒闭。”

  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的平均利润率从10年前的20%-30%降至不到10%,个别企业甚至不到5%。

  或许是因为早早地看到了这样的趋势,顺丰在王卫的领导下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转型,而且跨度不小,通过已经形成的速运、冷链以及航空方面的优势,逐渐把触角延伸到生鲜电商(顺丰优选),跨境电商(丰趣海淘),O2O(顺丰嘿客)等领域,进行业务上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发展上述多项业务,成立20多年来对资本敬而远之的顺丰集团在2013年8月份接受了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三家国资机构约24.5%的入股,投资额约为50亿-100亿元,用于业务扩张。其中,顺丰嘿客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但是发展并不理想。

  顺丰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上千家嘿客店,2015年部分开始改名为“顺丰家”,它通常位于小区附近,面积约为40-60平方米,最大的特点是不摆放任何实体商品,而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预购或者是在店内iPad上下单。

  但一年多来,由于嘿客店的客流量和下单量都不多,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快件服务,相比之下,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它的盈利模式一直都被质疑模糊不清。

  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7日发布官微称: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今日部分顺丰嘿客店长陆续接到关店的通知,业务重点从门店运营调整到生鲜地推,不符合生鲜地推范围的门店直接关掉,关店的员工转岗到就近的快递点部门。

  这意味着此前相互独立的顺丰嘿客和顺丰优选将出现更多的业务重叠,因此也可能会出现部分业务人员冗余。

  3.

  三类企业最可能裁员

  物流界人士感慨,2016年的这个冬天会很有点冷,不仅仅是物流人才感觉到冷,物流领域的企业也一样的冷。

  专家分析,当前物流领域裁员的企业大体有三大类:

  一是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因主动转型而裁员。互联网时代,传统大型物流企业从重模式向轻模式转型是必然,员工编制也在向众包、合伙人制度转变。这本质上就是对企业经营的转型,因为未来的物流企业都将走向“创客化”“开放的平台化”,这个方面,顺丰、德邦等企业已经先拔头筹;

  二是新锐“互联网+物流”创业企业,盲目扩张后裁员。2015年是物流互联网化快速爆发之年。不少创业期首轮融资后的企业,开始盲目的扩张,布局全国的网络,浮躁、求快、恶意价格战烧钱,然而年底整个资本市场收缩,后面的投资接不上,最后不得不大面积裁员收紧。这类企业大部分是玩“互联网+物流”的企业。

  第三类是中型物流企业,经济低迷导致业务不景气,被动裁员。2015年,整体经济低迷,商业低迷直接影响到物流,特别是那些传统物流服务的企业,一旦业务量下滑,整个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年底裁员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这一类企业将面临全面的洗牌。

  “企业招人和辞退员工是很正常的,不宜过多讨论这个事情。顺丰还在招人,正在向综合物流商转型,这其中会牵涉到转岗。总体来说,物流行业还是很缺人,尤其是缺技术人才。”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2016年物流行业将面临大调整,传统思维的物流企业,将面临非常大的冲击,那么,想在物流职场有所作为,又应该如何练好内功呢?

  4.

  互联网时代需要哪些物流技能?

  互联网时代,物流人才与传统物流人才差异很大,传统物流人才只要懂运营、懂管理、懂系统、懂流程……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物流,单独懂物流的人才压根儿“不跑火”,“跑火”的是那些具备综合实力的物流人才。

  新时期究竟需要具备哪些综合实力,才能算得上是物流人才呢?

  懂物流,还得懂项目管理。物流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项目管理,学好项目管理,物流职业生涯处处吃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找不到工作啦!

  懂物流,还要懂互联网营销。新时代的物流人,必须要学会如何玩转互联网。如果你懂物流,会玩互联网,懂互联网营销,了解营销途经和方法,不管哪家物流企业对你来说都只是“小case”。这方面的人才可算是目前中国物流最奇缺的人才哦。

  懂物流,还得会“算账”。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永远是一体的,每一项物流管理都与成本密切相关,懂物流的人,如果会“算账”,对财务和管理会计精通,对你的职业生涯绝对是有用的哦!

  懂物流也懂供应链,并沉淀在“一线”。有物流供应链理论知识是基础,如果你不沉到行业里去,久而久之只会变成“扶不起的阿斗”,有专业基础,再沉淀于一线将其摸透,这样的物流人才必然大受欢迎。

  懂物流,还要会玩数据分析。现如今,大数据驱动整个物流行业,未来3-5年,物流领域的数据价值将会是“一座金矿”哦。许多企业全面重视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商业价值。这也意味着未来3-5年会玩数据分析之人无需担心会丢饭碗啦!

  懂物流,还得懂ppt和ps等技术。过去物流行业,是粗放式管理的行业。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随时创新和整合,企业需要随时借助互联网的开放空间去展现经营变革、管理创新,同时需要用开放的思维去影响和推动资源整合。

  所以懂物流,擅长PPT及PS技术的人才,在物流企业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啦。

  懂物流,还得会点金融知识。金融可是物流的孪生兄弟,未来物流、供应链金融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当今懂物流的人不懂金融、懂金融的不懂物流,这样双核驱动的跨界人才是奇缺的。

  懂物流,还要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新型的商业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会干活,还要懂商业,特别是敏锐的商业嗅觉,同时对于获取的信息会进行筛选、加工、分析,最后得出有指导意义的信息。

  懂物流,还会玩移动互联网。如今,许多物流企业都在移动互联化,物流行业移动互联技术的人才奇缺,每一个运营终端、每一个作业细节、每一项成本管理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特别是物流平台化企业,这样的人才奇缺。

  懂物流,并擅长交流,善于分享。

  专家建议

  四类物流企业慎入

  中国供应链联盟理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化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专家组组长)黄刚告诫物流从业者,当下有四类物流企业要谨慎入职:

  一、浮躁的“互联网+物流”平台。

  2015年,“互联网+物流”全面逆袭整个行业,很多新锐创业企业靠一个故事、一个PPT,拿一笔投资,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说要整合一个行业、颠覆一个领域。其中有不少的创业者还是非物流行业的外行。物流行业门槛很低,但水很深,时至2015年底,已经有部分企业在浮躁扩张、恶性竞争、盲目布网的推进过程中开始断粮了。即使现在没有断粮的,在商业模式不清晰,商业内核不健全,管理体制缺乏,行业资源不匮乏、企业高管浮躁的现状下,陆续也出现不健康的窘况。这样的企业,提醒大家谨慎选择。

  二、活在过去成功中的企业。

  中国20多年的物流发展,过去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年底,成就了第一代物流创业家,这些企业家是值得我们所有物流人尊重的,他们带动了中国物流的第一次快速发展,从传统物流迈向现代物流。过去的成功,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的成功。过去的成功大部分靠的是机遇+冒险,商业模式靠的是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开放,获得的利润空间。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时代变了,那些还活在过去的模式中的企业,他们正面临生与死的分水岭,他们如果变,要被内部的各种历史沉淀、企业传统的体制折腾死。不变,要被行业新锐的竞争模式搞死。特别是那些还活在过去模式的企业,比如:某些国企、某些害了“国企病”的民企、某些大型民企,曾经成为中国物流教科书案例的优秀民企、某些模式一成不变的快递企业、某些报业背景的城市配送企业、某些管理层思维老套的中小民企(区域性零担、城市配送企业)。

  三、没有新思维团队的企业。

  在中国物流领域,还是有不少土豪老板的,他们在过去抓住商机,一夜暴富,在当下求贤若渴,不吝给出重金招募人才。实际上很大一部分这类企业都是毫无创新的团队,有一帮思维落后且固执的高管,可能还有一群猪一样的队友...不少年轻朋友可能因为薪水而动容,实际上要谨慎。年轻人要记住,找工作,你找的不是一份工资,还是找一个未来的人生。

  四、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归属感的企业。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能给员工带来归属感。很难形成凝聚力,很难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创新。同时有的企业形成官僚文化、家族文化、不把员工当人看的暴力文化、早令夕改的不诚信文化……去了这样的企业,多半是浪费时间和青春。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