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河北检验检疫局助推裘皮产业转型升级纪实

www.jctrans.com 2015-8-27 14:12:00 《中国国门时报》

导读:正值盛夏,本应是裘皮产业的销售淡季,但河北省枣强县恒润达皮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朝却格外忙碌,刚挂断一个丹麦皮毛商的收购电话,俄罗斯一家企业的预订电话又打了过来。

  通讯员 魏冀南 姚良珍

  正值盛夏,本应是裘皮产业的销售淡季,但河北省枣强县恒润达皮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朝却格外忙碌,刚挂断一个丹麦皮毛商的收购电话,俄罗斯一家企业的预订电话又打了过来。

  刘志朝解释道:“从6月开始,市场已进入交易旺季,若是赶上了交易会,一天的订单量就能达200多个。自加入示范区后,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跃上新台阶

  由于充分认识到枣强县在国内裘皮出口中的重要地位,早在2010年,河北检验检疫局就促成衡水市启动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过4年努力,“枣强出口裘皮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验收,标志着河北裘皮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裘皮产业是枣强县传统产业,在枣强出口裘皮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之前,当地裘皮制品质量的判定依然停留在眼看手摸、吹毛求疵阶段。即使企业有检测需求,也要将样品送到石家庄、北京、上海等地,非常不便。这表明,裘皮产业转型升级亟须专业技术平台支撑。

  结合裘皮产业需求,河北局提出了在示范区内建设“国家裘皮检测重点实验室”设想。“这将在破解产业难题、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河北局动植检处处长高瑞清说。

  今年初,“河北枣强出口裘皮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这是河北省首家国家级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也是全国第一家出口裘皮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从“省级”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区,集聚了河北检验检疫人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令人欣喜的是,伴随着枣强出口裘皮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创建,衡水裘皮产业迅速发展:示范区建区当年,枣强县裘皮出口金额达3.33亿美元。截至2015年7月,裘皮出口增长到9.53亿美元,实现连续5年大幅增长。示范区成立以来,枣强县出口企业由80家发展到240余家,大营镇财政收入由不足5000万元增长到3.2亿元。

  培育大品牌

  近来,枣强县嘉祥皮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彦豹心情不错。自2014年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以来,2015年嘉祥公司又评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成为河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连获殊荣,让郑彦豹越来越有干劲儿。从原来开办的单一水貂养殖厂到现在集水貂养殖,裘皮服装加工制作、出口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化企业,嘉祥公司已有员工150人,专业毛皮服装生产加工技术工人、专业服装设计师33名,企业技术力量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西欧及周边地区。如今,郑彦豹的企业越来越有了“国际范儿”。

  谈到企业发展秘诀,郑彦豹说:“感谢检验检疫部门提供了好机会。”

  曾经的大营、故城两地裘皮企业多是家族式企业、小加工户居多,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此外,研发实力弱,设计是短板,鲜有国际强势裘皮品牌,品牌附加值亟待提升。为突破这一制约裘皮产业发展的瓶颈,衡水检验检疫局选出20多家裘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嘉祥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衡水局在技术、管理和政策层面给予倾斜,举办20多期企业管理培训班,宣传、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施行标准化生产,引导并帮助企业培植自主品牌,尽快成为裘皮产业的领头羊。

  目前,枣强县裘皮企业产品质量自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得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45家,河北省级名牌产品增加到7个,河北省优质产品5个。郑彦豹透露:“2013年嘉祥公司全年出口值只有6300多万元,2015年仅前7个月就已达9000万元。”

  专攻“老大难”

  枣强县裘皮产品闻名中外。裘皮服装的年出口金额占到了河北省出口裘皮服装的近三分之一,产品畅销世界40多个国家。作为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枣强县大营镇,先后获得“中国皮草科学发展示范基地”“中国裘皮产业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称号。有人说:“河北的皮毛市场停业几天,全球的皮毛价格都会受影响。”

  有人不禁问道:“如此规模的发展,就没有遇到过困难?”衡水局枣强办事处的姚良珍表示:“困难当然有,但困难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飞速发展的裘皮产业给大营镇带来了繁荣,同时也滋生了环境问题。大营镇上届党组书记马兰令说:“整整2万吨污泥,堆砌得有3层楼高,臭气熏天,周围的百姓叫苦不迭。”

  原来,由于裘革产业发展,皮毛鞣制和加工废水处理每年产生大量污泥,成为长期困扰裘皮产业发展的“老大难”,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最为头痛的问题。

  示范区成立后,衡水局多次就污泥治理问题与枣强县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经过近百次实验,该局建立了裘革污泥主要污染物治理及回收再利用实验室模型。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铬鞣污泥样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分离出的铬粉可以循环利用,剩余富含蛋白质的污泥还可以作为肥料变“废”为“宝”。

  产品标准滞后,加上日益严格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出口市场单一成了枣强县裘皮产业发展的又一个“老大难”。为此,衡水局挑选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成立标准攻关小组,帮助示范区企业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1项。有了自己的标准,企业产品在国内外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如今,枣强裘皮产品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并且尚未出现一例国外通报、召回、退运情况。由河北检验检疫人和枣强县政府共同搭建的国家级出口裘皮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已成为促进裘皮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区”、驱动裘皮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和提升裘皮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加油站”,枣强裘皮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河北检验检疫局,裘皮,产业转型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