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EMS:敢问路在何方

www.jctrans.com 2015-1-23 9:54:00 新华社

导读:年关将近,上了一年头条的快递哥们陆陆续续要返乡了,日益兴盛的电子商务,让快递哥们在过去几年中,成为社会的焦点,月入过万、阿里巴巴上市敲钟人……

  张程

  年关将近,上了一年头条的快递哥们陆陆续续要返乡了,日益兴盛的电子商务,让快递哥们在过去几年中,成为社会的焦点,月入过万、阿里巴巴上市敲钟人……快递哥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2014年,中国快递行业创造了显赫的业绩,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5.4亿元,同比增长41.9%。

  然而,在这场盛宴中,有一群人似乎并未享受到太多的利好。“在公司干了十多年,一个月拿到手的也就两三千块钱。”谈到自己紧凑的收入,快递哥刘旭讪讪地笑了,这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都说现在干快递的收入高,反观我们EMS,说出来都没人信。”

  2015年1月的第三周,22只新股联袂发行,股市迎来了IPO重启以来最密集的IPO潮,而原本早已过会的EMS仍然不在其中。自2013年底提出中止IPO后,EMS何时重启IPO尚无明确时间表,这家国有快递企业如今外有民营快递和境外物流公司虎视眈眈,内有国企转型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夹缝中的日子并不好过。

  “谁会想到用EMS?”  快递使用率排不进国内前五

  “EMS?谁会想到用EMS,除非‘三通一达’不到的地方我们才会发EMS。”陈伟是一个在淘宝上卖衣服的小店主,在他忙碌买卖的世界里,EMS是一辆躺在角落的旧自行车,每次用时都是迫不得已。“EMS的好处是像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等快递到不了的地方,它一般都能到,但是发EMS要加钱,比‘三通一达’要贵几块钱,所以肯定要和客户讲价,有时我们不得不让几块钱,有些不划算的单子就只能不做了。”

  “EMS是国内最快的快递。”一位网友在贴吧里发表了这样的言论,紧跟着跟帖的人嘘声一片。“再用EMS,我吃键盘。”一位网友用颇有调侃意味的话表达了自己决绝的立场。在众多网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顺丰快递力排众议,当选了国内“最快”“服务最好”快递的美名,而“三通一达”则焦灼地争夺着“除去顺丰之外最优选择”的位置。

  “用的人少”“服务差”“慢”“贵”,是许多人被问及“为什么不用EMS”时给出的答案。阿里旗下物流平台“菜鸟”某负责人表示,“EMS在国内电商快递使用率排不进前五,前三位都是民营的快递,圆通、申通、中通”。

  但这些又似乎不完全是理由,在上述讨论中,对于“三通一达”的吐槽点显然更多,各种“门把签收”“门缝签收”“水表箱签收”等“人工智能”的签收方式,以及对不丢包损坏“只能靠人品”的无奈感慨。

  价格也未必是EMS最贵,2014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报道》在全国七大城市对EMS、FedEx、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九家快递企业的服务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顺丰、EMS最快,申通最慢;在收费方面,顺丰在7地的平均收费最高,达到35.21元,EMS排在第三位为21元,韵达最低,仅10.86元。

  快递“老大”的窘境  普遍服务与竞争压力难平衡

  “这么大一个国企,那么多的人员、场地、设备,怎么就做不过民营的公司?”从刘旭一句一顿的语调中,可以想象他的困惑之大。

  2013年12月20日,准备了5年多、已经在证监会过会的EMS正式终止IPO。理由是,为提高自身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快递市场的竞争,在这两年已趋于白热化。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邮政企业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203.3亿元,同比增长25.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696.1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除快递之外的函件、包裹、报纸等业务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快递服务已经是整个邮政业务中最大的一块市场,而且是唯一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目前EMS最大的问题是快件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包括集散、运输和投递的能力。由于前些年一直没能重视这方面,导致EMS的快件处理能力没能跟上。”武田,这位北方县域的EMS内部人士对于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思考过,而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用户对EMS体验差,投递时限不稳定,有时投得快,有时投得慢。”

  2013年2月,EMS南京集散中心正式上线,EMS寄往全国主要城市的快件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当快件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时,投递速度明显不能受控。

  “EMS现在做的都是民营快递不做的业务,偏远地区、低附加值的大件物品。你看过民营快递揽投员的电动车就知道,里面很少有大件。而EMS很多都是大件,要开车去送,开车派件停车麻烦、派送签收也不方便。”武田对EMS如今的窘境,颇为无奈。

  中国邮政局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EMS在全国已有超过4.5万个营业网点,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区域。“我们有很全面的覆盖网络,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其他民营企业根本没法比的。但在定价的灵活度上,我们没有优势。”目前EMS按省份划分价格,一个省内,城市、农村是同一个价格标准,“有时候往农村送一个快递,来回就要一两个小时,而价格跟城里一样。”武田认为,在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要求和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的双重压力下,EMS有时左右为难,同时,对快递员的收入也没办法做到灵活处理,只能靠揽、投的件数计酬,有的员工甚至没有底薪,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现在大家揽投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收入太少。”刘旭是上海EMS的工作人员,他一个月的投递量在2000件左右,按件计算报酬,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5000元左右,扣掉各种税费,到手不过2000—3000元,和顺丰快递哥动辄上万元的收入相比,着实没有吸引力。

  烽火四起内外夹击  民营快递布局“最后一公里”

  更糟糕的是,就在EMS努力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一些它们原本强势的领域却在被其它企业吞噬。以武田所在县为例,占据重要比例的函件业务等中高端市场“已被顺丰抢走了一部分”,而面向电商的快递业务,则遭遇了同门挑战。

  2013年上半年,中国邮政集团推出了“邮政小包”业务,国内首重最低价为5元,最高14元,反观EMS,经济快递首重8元起,标准快递首重20元。小包在某种意义上是想要抢占电商快递市场,但对于EMS来说却是个意外的竞争对手。

  邮政小包使用的投递队伍是原来送报纸、杂志、信件的邮局人员,使用的运输网络是邮政的网络。尽管EMS作为邮政集团独立的子公司,有自己的快速反应网络,但实际上很多物流网仍然依靠邮政的网络,只不过EMS有自己专门的配送队伍。

  “两家是有交叉的,有时可能邮政帮着带一件EMS的快递,有时EMS帮邮政小包带件,而小包的价格便宜,确实存在竞争。”据武田介绍,为了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目前邮政小包在部分地区业务并没有展开来。

  即便是在EMS最大优势——面向农村地区的配送网络,也已经遭遇民营快递、甚至电商对于“最后一公里”的争夺。

  2014年底,京东正式揭开了在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布局的序幕,以与当地电商企业合作、招募“村民代理”的形式在农村发展站点,试图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2015年,京东计划发展10万名村民代理,覆盖中国10万个村庄。

  阿里巴巴则表示,将投入100亿元发力农村电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农村服务站。而顺丰的“嘿店”也在努力尝试打通乡镇的O2O渠道。

  作为“万国邮政联盟”成员,EMS曾独霸跨境快递、清关市场,跨境业务也一直是快递市场的一块“肥肉”。数据显示,2014年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总量的2.3%,而业务收入却占总量的15.4%,相对于国内快递97.7%业务量占68.3%的收入来说,国际快递业务的附加值极高。与此同时,随着各地自贸区的陆续成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超30%。

  面对这块奶酪,顺丰、圆通、申通等民营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国际快递业务,在海外设海外仓或运转中心。

  “EMS只做国内的派送,”菜鸟人士表示,菜鸟设在杭州下沙最大的保税仓库,用的都是EMS派送,但菜鸟的清关以及海外的快递,EMS不涉及。

  在国内海淘和转运方面,360海淘的相关负责人透露,“EMS清关的增税率太高,货价超过500元被征税的可能性非常高,目前我们都是机场快件清关,快递方面基本上是用‘三通一达’,价格比较便宜。不过在春节期间我们会用EMS,因为春节‘三通一达’都不上班了。”

  2015年“大战”在即  外资快递纷纷入局

  中国快递业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资本竞相进入。

  去年9月份,国家放开了快递行业对外资的限制。截止到今年1月,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欧西爱司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联合包裹)5家外资快递企业获准在中国开展除信件之外的国内快递业务。

  国际快递进入对国内的快递企业来说必将是挑战,成本的上升和竞争的白热化将会淘汰大批中小企业,甚至是部分大企业。

  武田透露,其所在的省份“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开始办理‘货到付款’、‘快递到付’等业务,并对一些大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标准快递最多能打7折,以扩大快递的市场份额。”

  对于EMS的未来,长期观察物流平台的微蚁实业CEO杨斌认为,EMS应该利用在广大农村的优势,继续加大投入,不然等到民营企业在农村发展起来了,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杨斌表示,在城市里,EMS要有一些创新性的玩法,比如在同城物流、到货时间上能做到更精准,更多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做对外开放性的平台,把自身庞大的网络、社会资源这一优势利用起来。

  “在国际化方面,针对特定市场做一些创新的小产品,从而更有吸引力,跟别人形成对比,把产业链做深。”杨斌指出。

  海淘货物积压超过三个月

  上港集团“喊”EMS提货

  □ 姚克勤

  去年10月和11月间,不少上海市民通过海淘方式购买日本商品,但至今已有两三个月,包裹依旧没有消息。事实上,这些包裹早已抵达上海,只是静静地躺在港区的集装箱里无人问津。

  海淘客:EMS寄件始终收不到

  对此,1月20日,上港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出《敦促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尽快提取滞留在港区的货物》的通告,隔空“喊”EMS提货。

  市民王小姐的朋友在日本工作,她经常让朋友在当地购买一些商品,然后通过EMS寄回国内。去年10月10日,这名日本朋友在当地超市买了价值3000元人民币的尿不湿,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在一个月左右寄到上海。“但是到了11月初,包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朋友又在当地买了价值3000元的尿不湿及母婴用品,再次通过EMS寄到上海。”

  此后,两个包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杳无音信,这让王小姐坐不住了。“我通过手机APP查询包裹的位置,显示为‘神奈川已发货’,也就是说货物早已上船驶往中国。”王小姐回忆说,她不停地拨打EMS客服热线,但客服人员的反馈均是“没有包裹信息”、“查不到包裹”、“包裹没到上海”。

  更让王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的朋友也是通过EMS从日本海淘购买商品,包裹于去年12月20日发出后,1月10日便寄到了朋友家里。“比我的包裹晚寄出,却已经收到包裹了,这是什么情况?”

  EMS:海关原因致使滞留

  上海邮政EMS证实,截至1月19日,共有287个、计8批日本进口海运水陆路集装箱邮件滞留上海外高桥港区,这批邮件系2014年10月23日至11月29日间进港。不过对于有媒体称这批邮件涉及收件人74757人,EMS称数量目前尚无法统计。

  这件事要从2014年11月上旬说起,上海邮政EMS接合作海运代理报关公司通知,声称上海海关对2014年10月23日之后发运至上海口岸的海运集装箱邮件监管方式拟进行调研和调整,期间暂停办理相关邮件清关手续,由此造成301个进口海运集装箱滞留港区。

  邮政方面表示,此后上海邮政EMS持续与海关相关部门保持协调沟通,得到的答复为:正在对邮件集装箱海运监管方式进行调研。期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总部派员专程抵沪了解进口海运集装箱邮件积压情况,对此项工作做了专题部署,并与上海海关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此事。2014年12月7日,海关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并于2014年12月15日允许办理清关手续,当日上海邮政EMS提取了14个台湾、新加坡进口的海运集装箱进行处理投递。

  2014年12月17日,上海邮政EMS又赴上港集团相关部门协调进口集装箱滞港费用事宜,鉴于滞港费用高达800万元,于2014年12月23日向上港集团发出了《关于申请减免港区费用的函》。同时,上海EMS加班加点处理其后陆续到达上海口岸的235个进口国际海运集装箱,因没有产生滞纳费用,这些集装箱已于今年1月16日前全部清关、提箱并处理投递。

  港口:责任不应该转嫁到港口企业

  据上港集团公告称,上海邮政EMS在2014年10月24日至11月29日期间,从日本邮政发运至上海口岸共计301个进口海运集装箱,上海邮政EMS委托某物流公司办理代理业务。但是集装箱运抵港口后,上港集团发现客户迟迟不来办理提箱业务。2014年12月底,上海邮政EMS发函至上港集团,要求减免港口收费。

  不过,上港集团对此并不认可:“上海邮政EMS因为未办理正常提箱业务,造成集装箱积压港口,所产生的堆存费是应该由上海邮政EMS自己承担的,不应该转嫁到港口企业,更不应该让消费者承担。”

  上港集团称,上海邮政EMS部分进口货物集装箱较长时间滞留在上海港,影响了港区的正常生产秩序。对此,上港集团积极配合相关方开展工作,敦促上海邮政EMS尽快提货,同时表示愿意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提箱服务,并可出具保函,提供先提货、后付费的特殊服务。

  海关:手续一个月前已办好

  上海海关表示,于2014年12月15日收到邮政企业对网传的301箱滞留港区邮件的整箱放行申请,并当即完成整箱放行手续。随后,邮政企业将其中14箱邮件提离港区,剩余287箱至今未提取。

  上海海关称,一直沿用《海关法》以及海关总署相关规定对进出境邮件实施监管,并未改变海运邮件监管模式,在2014年10月23日至11月29日期间,也没有暂停清关手续。上海海关高度关注邮件积压情况,积极配合邮政企业尽快寻求解决方案,并通过加派人手、加班加点等方式支持邮政企业尽快处理积压邮件。此外,海关自主开发了上海海关进境邮件通关查询系统,市民可通过微信、微博实时查询进境邮件包裹通关状态。

  上海海关承诺,邮政企业将邮件送至海关查验以后,海关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清关手续。

  进展:EMS已到港口取货

  1月20日,相关各方已达成共识,以客户利益为先,搁置争议,优先解决包裹投递问题。当天下午2时许,经过与海关、上港集团的积极沟通,在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上海邮政EMS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外高桥的沪东集装箱码头,将首批数百张提货单据送到受理窗口办理通关提取手续。

  EMS称,市民最快可在下半周收到包裹,争取在本月底下月初将这些包裹全部送到市民手中。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