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江门海关以创新理念推动江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www.jctrans.com 2015-12-24 16:03:00 江门日报

导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开放是促进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十三五”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江门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开放是促进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十三五”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江门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江门海关,从站在对外开放前沿的海关的视角去探寻答案。

  1 对接打造“三门”,全力打通“三关”

  在与江门海关党组书记、关长赵革的对话中,记者深切体会到“关通天下”的意义和作用。赵革指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有外向型实体经济带动,而实体经济发展又需要有口岸物流配套保障。江门本地的口岸功能较为薄弱,缺少大型港口、机场和特殊监管区域等,而且这个问题还受制于地理因素和区域发展规划、并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江门海关植根于江门,地方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为地方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福利,是该关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江门海关从江门口岸的现状以及进出口物流特点出发,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关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关通天下”的要求,按照“内联外通”的工作思路,通过理念的创新、机制的优化和服务的升级以弥补口岸功能“短板”,对接打造“三门”和建设“三心”,全力为江门打通海、陆、空“三关”,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何谓“内联”:在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江门海关于9月在关区内全面启用“互联互通”通关模式,所有在海关注册的经营单位或收发货单位可自主选择江门关区内任一口岸办理申报、任一口岸办理验放手续。

  何谓“外通”:概括起来是对接大型海港成为“海运直通之关”,建设鹤山监管中心成为“陆路聚集之关”,连通境外空港成为“空运延伸之关”。一是通过“水转水”无纸化业务改革,小船和大船直接无缝对接,实现江门内陆的河港与深圳等地大港口直通对接;二是建设鹤山监管中心,实现车检场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提高江门陆路口岸通关能力,吸引进出口物流聚集辐射周边地区;三是开设香港国际机场至江门分拣清关中心的“卡车航班”业务,通过境内外“空陆联运业务”将香港机场停机坪延伸至江门,使江门成为香港机场的域外场地。

  赵革还说,海关系统实施构建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落实“三互”大通关建设等改革强关措施,以及“内联外通”、打通“三关”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创新举措实施后,江门将具备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企业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等可预期的口岸通关体验,切实感受到“关通天下”的好处,江门的外向型经济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并提升辐射周边地区能力。

  2 支持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发展,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如果单单看外贸进出口总值,相对于今年前十一个月全省5.64万亿元的外贸总值,江门的1100多亿只占到2%左右。但是,江门外贸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新亮点,就是跨境电商的进出口。今年以来,江门海关累计验放进出口邮快件4500万件,纳入出口贸易统计36.9亿元,同比增幅8.8倍,占江门市同期进出口总值超3%,这在全国也能排在前列。

  在传统贸易渠道“稳增长”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江门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兴贸易业态为什么却逆势而上,蓬勃发展呢?这离不开海关的创新“三步曲”,有力地促进了江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一步:提前谋划布局,科学规划快件分拣清关中心,以高标准规范企业建设及管理。

  第二步:创新监管模式,建成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单一窗口”。

  第三步:引入科技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提高通关效率。

  据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江门海关将以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为突破口,统筹好各区市快件分拣清关中心的规划布局,继续做好相关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江门关区的企业及个人“买全球、卖全球”、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

  3 促进“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成为国家“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之一是江门的“大事件”,我市小微企业迎来了“雏鹰”展翅的新机遇。海关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又有什么创新的举措呢?

  据海关介绍,按照国家中小企业标准,江门关区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95%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既有经营规模小、成本高、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竞争能力低的劣势,同时也有“船小好调头”、灵活多变、创新意愿强等优势。当前,江门“小微双创”城市示范建设已经出台了“雏鹰计划”,海关也在积极行动,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对接点,创新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利用好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

  对接点一:支持江门建设国家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可享受国家关于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试验试造、检验检测、设备共享等技术服务。

  对接点二:推行中小微企业海关税收捆绑担保。对参与捆绑担保的中小微企业,海关在进出口环节采取“先放后税”的快速通关作业模式,可提高通关效率并减轻资金压力。

  对接点三:建设中小微企业加工贸易管理辅助平台。建设一个与企业ERP系统联网,对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可提高中小微加工贸易企业信息化水平。

  对接点四:培育高信用小微企业。加强针对性的政策辅导,鼓励并支持小微企业申请成为高信用企业,充分享受海关便捷通关的待遇。

  对接点五:支持新兴业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江门市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并帮扶小微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对接点六:为小微企业减负增效。探寻通过“互联网+”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易获得的通关服务渠道,继续落实好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降低小微企业通关成本。

  记者观点:从提升口岸功能聚集物流、辐射周边,到当前热度十足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再到对接“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建设,记者感觉海关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用一个“融”字概括,只有理念的融合,才有措施的精准到位,才有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记者 徐铃静 通讯员 张俊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江门海关,创新,江门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