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宁夏检验检疫局深化改革服务地方发展

www.jctrans.com 2015-10-9 14:19:00 《中国国门时报》

导读:“2015年,结合地方实际,宁夏检验检疫局提出了‘四谋四创四强’工作思路,即‘谋改革、谋法治、谋创新、谋发展,创思维、创机制、创效率、创业绩,强信念、强纪律、强作风、强素质’。”

  赴宁夏采访组 王明鑑 孙 芳(执笔)

  采访手记

  “2015年,结合地方实际,宁夏检验检疫局提出了‘四谋四创四强’工作思路,即‘谋改革、谋法治、谋创新、谋发展,创思维、创机制、创效率、创业绩,强信念、强纪律、强作风、强素质’。”8月25日,在宁夏局办公室,该局局长、党组书记蔡伟目光坚定地说:“这是宁夏局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积极寻找定位,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的工作方针,更是切实贯彻支树平局长对宁夏局‘三个更加’要求的必由之路。”

  更加主动地推进质检改革、更加扎实地贯彻“十二字方针”、更加积极地维护团结和谐。这是一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在宁夏考察调研时对宁夏局提出的要求。一年来,宁夏检验检疫人始终牢记嘱托,努力践行。

  抢抓机遇:

  从“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说起

  国家大战略、宁夏新使命。宁夏局放眼全局“谋”,坚持法治思维,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发挥检验检疫在进出口贸易中执法把关和通关便利化作用,助力宁夏驶入开放发展的快车道。

  在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分拣流水线上,100多单装载着品牌家电产品、穆斯林工艺品、穆斯林服饰及宁夏特产在内的货物顺利通过检验,启程运往阿联酋、迪拜和沙特阿拉伯等。

  按照质检总局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的要求,进口预检验、分线管理、集中检验、分批核销等创新制度已在银川自贸区全面落地执行,被企业誉为“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2015年上半年,宁夏局综保区办事处受理一般贸易进口业务货值1.87亿美元,占宁夏检验检疫系统进境业务的71.1%。

  如果说综保区是宁夏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和缩影,那么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空中门户,口岸畅通至关重要。

  宁夏局支持银川空港口岸开通10余条国际客运航线,在银川空港口岸、银川综合保税区全面推行“三互”(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实现“联合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新模式。“2015年上半年,银川机场局共检疫查验出入境航班536架次、人员4.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4.27%和65.38%。”银川机场检验检疫局局长黄杰介绍道。

  在质检总局支持下,宁夏相继获批依托综保区和银川空港,筹建西北地区首家进口肉类和进境水果、种苗指定口岸。目前,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检测技术能力,经过集中攻关,新增动物和植物检疫检测项目100余项,相关检测技术储备已然就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夏局还把服务开放的触角延伸到了县区。2015年1月中卫办事处正式挂牌开检,从报检、检验到检测、出证实现了一条龙产地化办理,极大便利了当地及周边企业,一举结束了宁夏中南部欠发达地区没有检验检疫机构的历史。

  对接通道:

  全面优化政务环境

  建开放通道,营开放环境。宁夏局集全局之智“创”,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造效率、创造业绩,抓牢质量、确保安全,营造依法规范、简政高效的政务环境,助力打造对外开放的“宁夏通道”。

  采访组在宁夏采访时,偶遇质检总局产地证调研组赴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调研。1月至7月,宁夏局共为该公司签发产地证192票,其中一般原产地证17票、普惠制29票、东盟证书21票、中巴证书124票、中智证书1票,涉及货值约1500万美元。按平均优惠5%的关税减免幅度,该企业可享受约75万美元的关税减免优惠。

  宁夏局下大力气实行改革创新,推进简政放权,降低门槛,优化服务,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服务的坚决服务到位。

  与海关共同推进“三个一”。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工作,与银川海关推进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实现“出口直通、进口直放”,构建地方政府支持、关检联动一体、协作配合、便利快捷的大通关工作机制和物流通道。

  构筑检验检疫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2”一体化建设,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通报、通检、通放。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分别作出批示,勉励宁夏局更加主动创新,为开放宁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作为首届轮值局,牵头启动西北5省区检验检疫认证执法监管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了联合执法、联动检查、信息通报等8项合作制度。开展内部一体化工作,整合银川机场局与综保区办事处的资源力量,探索“人员共用、资源共享、业务共担”工作模式。

  推动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深化实施分类管理,对出口饲料添加剂、酶制品、活性炭等产品实施“即报即放”模式,从报检到出具通关单实现立等可取;对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注册、备案,全面控制文件审核、现场评审、不符合项验证等时间节点,采取“先注册后监管、先备案后整改”方式,备案时限大幅缩短;全面实行报检单、通关单、原产地证无纸化业务模式……

  服务广大穆斯林群众。严把朝觐人员体检和口岸检疫查验两道关,做好上门体检、培训宣传和快速通关3项服务,落实与宗教部门沟通协调、多部门联防联控、境外朝觐人员健康反馈和风险分析预警4个机制。在朝觐体检中“加项目、加服务、不加价格”,设立了固原、同心、海原等多个上门体检点,每年为宁南山区朝觐群众节约支出5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每年的朝觐包机保障工作。

  强检兴局:

  在宁夏全面开放中“蝶变”

  搭开放平台,夯发展之基。宁夏局聚全局之力“强”,强信念、强纪律、强作风、强素质,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验检疫队伍昂然塞上。

  在宁夏局会议室,该局同志告诉采访组:“我们的‘六心大家谈’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在这里开展的。”“六心”,即“感恩之心、关爱之心、宽容之心、事业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这是今年3月至4月,该局针对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与“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同动员、同部署、同开展的,引导大家坦诚相见、消除隔阂、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宁夏局党组成员带头严格要求、带头学习提高,持续推进全局作风转变,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同时,从局党组成员做起,大兴学习调研之风,规定每年局党组成员不少于2个月下基层,处级干部3个月,一般干部1个月,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持续加强纪律建设。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规范干部管理,积极落实处级以上干部个人报告事项申报及核查,坚决把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关、教育培训关、考核评价关,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出台《局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廉政约谈的长效机制,把党风廉政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健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监督,从外贸企业聘请20名特邀监察员,促进一线工作人员更加自觉地刚正廉明执法。

  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枸杞、羊绒及其制品两个省部共建检测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国家认可的检测项目达到1060项,成为地方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中宁出口枸杞及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灵武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区。成立政研小组,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分析和政策研究工作,多篇工作报告得到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参谋助手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谋、四创、四强”,用实打实的作风干工作,用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为宁夏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是宁夏局连续4年获此殊荣。

  几天前,宁夏局的同志打来电话说:“终于忙完了,2015中阿博览会圆满结束。”自2013年首届中阿博览会举办以来,宁夏局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验放物资,为中阿博览会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中阿博览会是宁夏的两块‘金字招牌’,随着大开放格局的构建,检验检疫更加大有可为。”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宁夏检验检疫局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