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自贸区通关举措频出

www.jctrans.com 2014-8-4 14:20: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之初,海关总署在创新海关监管、支持功能拓展、推进政策落实、加强风险防控和建立协作机制等5方面出台18条措施,提出“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关模式和选择性征税等方针。

  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之初,海关总署在创新海关监管、支持功能拓展、推进政策落实、加强风险防控和建立协作机制等5方面出台18条措施,提出“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关模式和选择性征税等方针。

  日前,海关总署网站开展在线访谈。据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工作组组长张华鲁介绍,在海关总署的领导下和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上海海关决定分批推出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除了这14项制度安排,下半年上海海关还将按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继续推出一些改革创新的制度安排。

  据了解,“先进区、后报关”指的是企业可以凭货物舱单信息先提货进区,再向海关申报,降低通关时间和成本。“区内自行运输”就是企业可以不再使用海关监管车辆,通过信息化系统数据比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实行自行运输,减少物流成本。

  前7项制度实施效果

  据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工作组第一副组长舒琴芳介绍,第一批制度推广实施以来,除了原来的试点企业外,还吸引了一些其他企业参与。

  比如大家熟悉的“先进区、后报关”,原来就有47家试点企业,制度推广后,又吸引一些像明尼苏达矿业这样的大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涵盖生活、工业、安全等各个领域,日常进出口申报的品名多、型号杂、数量大,经常因发现归类有误或者短溢装需要向海关申请改单,影响通关效率。采用“先进区、后报关”后,只需在货物送至仓库理货后,直接按实际情况申报就行,不用担心归错类、短溢装这些问题,通关也就便利多了。

  再比如“区内自行运输”,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试点企业,运输路径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到洋山保税港区。采用自行运输模式后,平均每辆车可以节约半个小时的等候时间,物流费用也能节省不少。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至洋山保税港区,2吨车辆可节约50元/车,5吨车辆可节约100元/车。

  通关便利7举措

  舒琴芳介绍说,通关便利7措施是指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统一备案清单、内销选择性征税、集中汇总纳税、保税物流联网监管、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

  “前两条比较容易理解,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就是把传统的‘一票一报’改成‘多票一报’,大幅减少企业申报次数,加快企业物流速度,有效降低通关成本。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就是对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以及二线不涉税的进出口报关单取消随附单证的要求,必要时,再要求企业提供相关随附单证。

  统一备案清单是把上海自贸试验区内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备案清单申报要素由原来的最高40项统一简化成30项,实现规范简捷申报,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一体化运作。

  内销选择性征税让企业自主选择内销货物按进口料件或是实际报验状态缴纳进口关税,这将吸引更多生产企业入区,有利于企业扩大内销。

  集中汇总纳税是在有效担保的前提下,实行先放行后征税,从而实现货物的高效通关,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据测算,应税货物通关时间可因此节省70%。

  保税物流联网监管将仓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与海关联网,将传统的阶段性盘库方式改为动态、实时的仓库核查模式,实现海关对货物进出转存情况做到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

  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使卡口验放从“2上2下4敲章”的人工手续变成“0上0下0敲章”的自动过卡,车辆过卡平均时间从6分钟缩短到45秒,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每天通车能力提高8倍。同时,也提高海关防控风险的自动化处置能力。

  发挥示范作用

  张华鲁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所有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都以实现“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目前海关总署初步计划在三季度对各项制度创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秉着“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这些制度首先会在全国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管理模式相似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与此同时,上海海关计划或同步提前在上海关区进行复制和推广。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