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深圳成我国快递业“发展高地”

www.jctrans.com 2013-9-11 11:30:00 南方日报

导读:人声鼎沸的电子市场、穿梭在人群中的货运板车、高度密集的物流帐篷……

  人声鼎沸的电子市场、穿梭在人群中的货运板车、高度密集的物流帐篷……在繁荣的深圳华强北,这样的元素变得十分常见。华强北是深圳最繁华,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商圈之一,这里除了是全国著名的“电子一条街”,同时还是深圳规模最大的快递业集散地。

  华强北有多少快递企业、有多少快递员?一直以来都是个未知数。早前有业内人士估算,整个商圈至少有300家快递和物流营业点,活跃着2000多名快递员。“在华强北每年近3000亿元的交易额中,90%的货物正是经过这些物流快递员发往国内外。”

  华强北“快递一条街”只是深圳快递业的冰山一角,统计显示,2012年,深圳市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509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深圳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快递企业最集中、从业人员最多、业务收入最大的地区之一。

  深圳快递业收入全省第一

  “相比于全国其他地方,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市场经济一直活跃,这为快递业的诞生和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据行业人士介绍,深圳快递业起步早、发展快,现已拥有数量庞大的快递企业,其中包括顺丰速运这样的行业龙头。快递已经成为深圳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本土快递就已经出现。当时由于电子贸易取得蓬勃发展,商品交易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华强北一带就开始形成若干不成规模的民营快递企业。现年35岁的陈强,当时就在华发北路一带经营了一家快递公司。刚入行时,他的快递公司就隐藏在一套租赁房内,“靠着几部电话和几辆电动车接单送货”。

  陈强说,当时快递业务仍然被国家邮政部门严格控制,他们这些民营的小型快递企业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并未取得合法地位。直到2009年,新《邮政法》的出台,才给了民营快递一个合法身份,快递业首次迎来发展的“小阳春”。

  “最近这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感受压力的同时,也在尝试捕捉更多的机遇。”顺丰速运华发分部经理朱礼全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模式和业态也悄然发生改变,深圳的电子商务企业密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递紧密依靠电商平台,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据统计,目前仅在华强北商圈就聚集了几乎所有品牌的快递企业,每天约有14万单货物收发。而全市每天约有200万单业务量,也即是说,每天每6个深圳人中,就有1个使用快递。此前深圳市快递行业协会统计则显示,去年深圳市快递业务量完成3.62亿件,占全省快递业务量的近三成,仅次于广州;快递业务收入完成90.21亿元,占全省快递业务收入的近四成,排名全省第一。

  行业困境较多扶持政策略显滞后

  虽然在“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快递业务量排名第4,快递业务收入排名第2位。不过记者也发现,深圳和国内快递行业的领军城市上海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快递业务收入方面,只相当于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一半。

  “上海无论是面积、行政级别,还是经济体量都比深圳要大,我们的现代服务业水平也和上海有差距。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快递‘四通一大’的总部都聚集在上海,产业聚合效应比深圳明显,所以快递业规模遥遥领先。”深圳市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小梅说。

  据其介绍,近年来,国内快递市场竞争过于惨烈,快递价格逐年下降,目前多数本地快递企业的毛利率,只能勉强维持在5%左右。再加上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人工、油价成本上升、扩大生产用地难、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一系列难题,企业生存和发展遇到相当大的难题。之前甚至有不少本地企业,因为成本过高而迁至周边城市。

  据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快递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且与民生福利联系紧密,在国内快递业最发达的上海,去年就专门出台了扶持快递业发展的13条政策。在吸引快递总部落户、行业用工培训及健全网点登记等方面,都开出了相应优惠政策,并出台了专项补贴资金,但在政策扶持方面,深圳一直比较滞后。

  “今年我们将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利用好地方立法权,争取立法计划的立项,研究并促进《深圳市快递行业管理办法》的出台。”深圳市邮政管理局一名负责人透露。同时,邮政管理局还将向政府建议出台加快深圳快递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产业引导、降低企业税负、加快人才培养、推动行业自律等多项内容。

  邓翔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