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南京海关创新理念提升服务效能

www.jctrans.com 2013-10-8 10:58:00 国际商报

导读:数据显示,在长三角地区,2012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无论绝对值还是同比增幅都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陈银健 

  数据显示,在长三角地区,2012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无论绝对值还是同比增幅都处于领先地位。在粤、苏、沪、浙、鲁5个沿海省市中江苏出口增速位居第二,分别高出上海、浙江和山东6.5、1.3和2.7个百分点。这串数据的背后,凝聚的是南京海关的支持和努力。南京海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地方发展、服务基层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实事,得到各有关方面的认可。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扎扎实实破解难题

  南京海关将政府企业的问题和需求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强调不能等政府企业找上门来,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简单把矛盾上交,能够解决的都要在基层解决;不能简单一事一议,要前瞻思考积极建言献策。面对江苏外贸严峻形势,南京海关领导带队走企业、找问题、听意见,对收集到的89个问题逐条研究、一一答复,立行立改、立见成效。近期,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在苏州召开座谈会听取政府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南京海关主动跟进,对企业七个方面的困难问题在短时间内全部给予答复和解决。目前,南京海关已经实现了“三个全部”:全部隶属海关都建立了关长与重点企业挂钩的工作机制、全部高资信企业都配备了海关联络员、全部业务现场都设置了专门为企业解决通关难题的应急窗口。这些措施使企业感到海关就在身边,增强了渡过难关的发展信心。

  不断创新理念方法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南京海关主动开展“创新海关业务管理模式”课题研究,围绕“管精、管少、管好”,探索推进拓展综保区贸易功能、沪宁通关便利化等一系列业务模式创新,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进出口企业。在全国率先启动特殊监管区域“两单一审”改革,企业通关手续得以简化,深入开展分类通关、通关无纸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江苏口岸95%以上的进口货物实现24小时放行,平均通关效率提高了20%以上。聚焦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建设,争取海关总署为其“量身定制”了5项支持措施,仅简化保税仓库与特殊监管区域间货物流转一项,就惠及苏州136家企业,货值368.1亿美元。围绕特殊监管区域“六个中心”建设,今年先后开展保税货物区间结转、内销货物返区维修、区内货物出区检测等改革试点,不断拓展特殊监管区域研发、检测、维修等新功能。

  认真履行把关职责全力保障通关顺畅

  亚青会期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进出境飞机超过1000架次、人员超过20万次,服务保障压力大。南京海关积极为组委会争取通关便利政策,做好宣传讲解,抽调机关业务骨干支援旅检一线,加班加点保障通关,组建志愿者团队,将《旅客通关指南》翻译成英日韩等国语言,文明引导旅客,热情回答咨询。今年夏季江苏省持续遭遇40摄氏度以上的历史罕见高温。面对酷暑考验,南京海关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到一线跟班作业,广大关警员坚守岗位,保证7×24小时通关。昆山海关作为关区报关单量最大的海关,每名查验关员每天要在户外查验35票以上,至少10次钻进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集装箱。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关关员顶着高温下到10多米深的船舱底部进行查验,充分展示了胸怀大局、服务全省的良好形象。

  主动开展调查研究精心打造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南京海关深入研究思考,《江苏省外贸形势分析》、《沿海省市外贸发展对比》、《特殊监管区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多篇高质量分析文章得到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等领导的批示肯定,为江苏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南京海关在全国首开12360海关服务热线,今年以来已受理解答各类问题34000余条,并打破被动受理政策咨询的传统定式,开展“通关伴你行”巡回宣讲活动,开通微博、微信,主动送政策上门,受到企业一致好评。近年来,南京海关对全省71个一线窗口进行规范设置,开展“三亮三比三评”,落实服务承诺,先后创建“金钥匙”、“我的E关”等10多项立得住、叫得响的服务品牌,其中“金钥匙”服务品牌被推选为省级机关优秀创新创优项目。

  (陈银健)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