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成都海关区间结转模式全国推进

www.jctrans.com 2013-10-12 11:07:00 成都日报

导读:“我们的全球竞争力,得以再次增强。” 这是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对成都海关创新服务的由衷赞许,这赞许源于“区间结转”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

  开放型、高效率、创新性的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成都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进程 

  “我们的全球竞争力,得以再次增强。” 这是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对成都海关创新服务的由衷赞许,这赞许源于“区间结转”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

  今年6月23日,海关总署加贸司特批英特尔公司在大连出口加工区和成都综保区开展结转试点,由此,成都海关在全国首创推出特殊监管区域保税货物的“区间结转”模式。该模式取消区域间传统结转转关,从而使企业充分享受“分送集报”“自主运输”等多重便捷的通关服务。新型保税货物结转模式下,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至1天——以英特尔去年业务量计算,通过成都海关试点保税货物结转新模式,每年可节省逾150万元物流成本。

  “英特尔在成都十年有余,成都海关一直随伴我们发展。”卞成刚当然要赞许。而他所代表的英特尔只是245家已经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更确切地说,是成都海关每年服务的近5000家成都进出口企业之一。作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平台,“心系地方、服务成都”的成都海关在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进程中,主动抓好对接服务,为成都“全域开放”战略实施提供了优良的生产服务环境和条件。

  卞成刚的赞许背后有无数的企业故事,而企业故事的背后是成都海关的一次次创新,正是这些创新推动了成都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高效海关——通关效率位居全国海关前茅

  企业故事:

  “不说表扬客套话,只说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处理结果。”昨日,仁宝笔记本电脑事业群关务主管郭子仁,向记者谈起了成都海关定期和不定期召集企业提建议的事。在他看来,每个企业都非常看重当地的通关效率,是因为不仅可以节省物流成本,还可以在同业竞争中获得客户优质评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而成都海关俯下身子切切实实走访企业,为企业所想,通关作业时间和通关服务都是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的,令他“十分敬佩”。事实上,仁宝在国内不少城市都建有厂,“成都通关效率和通关服务在最前列。”

  成都创新:

  其实,要在海关通关效率高位运行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余地并不大。而成都海关却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提升整个口岸的运行效率,提出了“通关一体化”改革构想,以“全域通”系统建设支撑一体化。

  首先,以双流机场为圆点,对内建立与综保区等现场的联动管理和空运货物全域通关,对外实现与机场有关单位的数据交换,进一步缩短“大通关”时间。其次,建立了以青白江、泸州、宜宾为圆点的陆运及水运货物全域通关,从而使企业可自由选择报关地和验放地,破解物流瓶颈。另外,还推进与相邻区域的通关一体化。目前,“全域通”首期项目“区港联动”已于今年6月28日正式启动,取消了机场海关与综保区海关之间的二次转关,简化了成都综保区企业的10个办事环节,提货时间提前2小时以上,货物物流时间缩短了3-5小时,每票货物减少成本135元-160元。

  成都市在经济总量上、在开放合作上都在全省一马当先。因此,成都海关不仅将主要管理资源投入到成都市,更将工作重心向成都市倾斜。在现场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实施简政放权,推进政务公开,开展行风专项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目前成都海关进出口通关效率均居全国海关前茅,其通关效率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世界500强企业在蓉发展的需要。

  服务海关——“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企业故事:

  “至今在我们总公司还流传着对成都公司的这样一句褒扬佳话: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谈及成都的通关效率,英特尔中国华西区公共事务部总监顾仪称,发生在成都的一件通关事情,至今还在英特尔人脑海中烙下深刻印象。

  去年春节期间,成都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都放假了,然而这时英特尔公司的一个客户却急需货物。成都海关等相关部门获知情况后,立刻“特事特办”,迅速组织人员返回单位加班,确保了货物及时顺利通关。这样的高效服务让总公司以及公司客户都很敬佩。“正因为成都有了非常便利的通关环境,我们后来才向客户做出了‘当天下单当天送货上门’的承诺。”顾仪说。

  成都创新:

  海关总署和成都海关一直倾力支持成都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成都通关服务环境。特别是大力支持成都口岸建设及高新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大力支持双流国际机场建设西部国际航空枢纽、全力支持企业高效通关,助力成都解决了开放合作中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成都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综保区内,以“简化手续”为重点的改革创新开展得如火如荼。实施“工单式核销”“一报一审”“分送集报”等一系列业务改革,目的就是使综保区不仅政策最优,功能最全而且通关最便利。这些改革不仅走在全国前列,也是海关总署在全国的试点项目。在功能发挥方面,成都还积极支持综保区建设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商品展示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将综保区功能和作用最大化。以综保区为载体,成都已初步形成了关键元器件、芯片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和全球供应能力。

  记者昨日还了解到,目前成都已与14个口岸海关签订区域通关协议,铁路口岸已与15个关区31个口岸建立了业务联系。接下来,成都海关还会继续培育铁路口岸功能,将“全域通”建设延伸至铁路口岸,进一步发挥其对全省大宗货物的聚集辐射作用,使省内各地都能共享该口岸的功能和便利。

  开放海关——“区间结转”成为全国推进的“成都经验”

  企业故事:

  7月24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一批从大连出口加工区发出的英特尔货物,运抵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英特尔成都工厂。这标志着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货物,成功实现跨区域的“区间结转”。而该“区间结转”模式,是国内首次创新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区间结转”。

  “英特尔在成都已十年有余,成都海关可谓一直伴随我们发展。此次‘区间结转’,不仅再次节约了企业的时间、资金成本,也让英特尔成都工厂的全球竞争力,得以再次增强。” 这是卞成刚对成都海关的创新赞许由衷。截至10月9日,从英特尔(大连)公司向英特尔(成都)公司发货46票,货值19322万美元。

  成都创新:

  “区间结转”模式的创新,源于成都海关与企业“面对面”的一个建议,“综保区内的企业,很多都是全球企业,他们的货物需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跨区域流转,现有模式在手续上比较繁琐,特别是成都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多为电子行业,其结转货物体积小、价值高、时效要求高,企业多采用陆空联运方式运输,货物两头都需使用海关监管车辆,使企业物流成本较高、运输时间较长。 ”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称,当时,成都海关与英特尔聊得很深。很快,企业诉求提上案头。针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内跨区域流转模式的创新,成都海关甚至前往大连出口加工区,并邀请海关总署加贸司来蓉,探讨创新“区间结转”模式的可行性。

  眼下,来自成都海关的“成都创新”,已经成为海关总署在全国推进的“成都经验”。9月4日,海关总署加贸司在蓉召开部分海关保税货物区间结转试点工作会议,成都海关在成都高新综保区探索的“区间结转”模式,将扩大试点范围,对区内有业务需求的高资信企业开展保税货物结转,其试点将覆盖到大连、上海、南京、深圳、重庆等特殊监管区域之间,让这个成都经济开放的前沿之窗,响应全球的速度再次提速。

  新闻延伸>>>

  成都外贸额占全省比重近八成

  成都良好的开放发展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现已有2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为中西部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与此相对应的是,成都支撑着全省对外贸易的大半壁江山。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四川累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04.7亿美元,其中成都以315.5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高达78%。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