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50年代,中国北部沙漠的高炉象征着国家的工业肌肉。在G20召开前夕,工人们开始拆除设备。
峰会给予习主席影响国际政策的全球舞台,尽管必须说服G20领导人他正在做国内变革的领头羊。9月4日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已经宣布许多在市场、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措施,尽管动作不大,也表现出对国外对其经济政策顾虑的相应解决办法。
大多数举措可轻而易举实现,属于部分可以想见几乎不能使国内产生争论或显示习主席向国外压力低头的政策。
包头钢铁集团炼铁厂2号高炉拆除工作是中国一个时代的征兆。包钢曾经以每三天能生产可建造一个新埃菲尔铁塔的钢铁产量而著称。在中国钢铁出口成为世界贸易刺激物,尤其是在欧洲的档口,一次性拆除可以削减产能。该举措也与习主席为G20所做的方案吻合,即确认结构性改革和治理污染的首要任务。
包钢总经济师刘志宏称回应国家承诺重构钢铁产业称:“通过供给侧改革,我们将削减产能,促进绿色发展,解决弱点。”
但是这部分产能削减仅是该公司和中国产量的极小一部分,并不能给视工业产能过剩为拖累全球经济发展的G20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在周四给G20成员的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另一全球经济展望消极面,敦促采取紧急举措重振贸易和投资。
在峰会举办几周前,中国也已经显示出在证券交易、汇率变动、出口目标、外国投资、环境保护和互联网管控方面的松动信号,显现出既支持习主席目标又为来自G20成员的批评提供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