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我国国际贸易中面临三大非传统安全威胁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1-6 11:32:00 新华网浙江频道

导读:近年来,我国因外来生物入侵每年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出口产品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被销毁、退货等直接损失每年逾600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因外来生物入侵每年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出口产品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被销毁、退货等直接损失每年逾600亿美元。这两个惊人数字只是目前我国面临非传统安全严峻态势的冰山一角。越来越频繁的国际贸易和出入境人员流动,带给我国的疫情疫病、生物入侵、生态破坏、GDP折损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在增大。

  专家认为,多方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提醒,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前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中,承担主要把关职责的口岸各部门,特别是质检部门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将职能转变到宏观的公共安全管理,发挥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安全维护功能在非传统安全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不定时的炸弹”无处不在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说,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简称NTS)简言之,是指区别于传统军事武力冲突的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信息等更宽泛领域的新安全威胁。目前,深度全球化的“大贸易”“大通关”“大口岸”“大物流”,使得高山、大海不再是天然屏障,时间和距离不再成为阻隔。非传统安全威胁犹如“不定时炸弹”,无处不在。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外来生物入侵的情况看,全国目前已经确认的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13种入侵农林的物种,经统计测算,除了每年对我国造成500多亿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间接损失。2012年,最近的松材线虫疫点距离黄山景区不过45公里,黄山松告急。近10年我国新增入侵物种40余种,其中20个危险物种在我国境内定植后有成灾趋势,迫使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控制。

  宁波检验检疫局风险处处长钱显明介绍说,该局最近又在入境快件中“逮”到一只产自澳洲的薰衣草玩具小熊,检验发现小熊肚子里暗蔵多种国家禁止入境的有害生物,有杂草种子和真菌,还有200多只活米象,那些种子一旦定植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2014年上半年,仅宁波检验检疫局就截获各类动植物疫情631种,15540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69种634种次,检出涉及昆虫、杂草、线虫、真菌、细菌、病毒、螨类、软体动物等所有类别的有害生物。

  余潇枫说,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全时空”“多变量”“交织性”“动态性”的特征。这种威胁甚至可以给受攻击国带来深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与人道主义灾难。以生化战为例,可通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交通工具或边境鼠类媒介生物,把新合成病原体或者是已存烈性传染病源以非常隐蔽的方式施放或传播,引发人或动植物疫病疫情,其不仅危害生命健康、生态安全,还能危及受攻击国经济。比如发生在美国的炭疽袭击事件,虽然只有22例患者、5例死亡,但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就达到3万人,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可见,这种威胁已经来临。

  国际贸易中的三大非传统安全威胁

  记者了解到,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达4.16万亿美元。全国出入境人员逾4.5亿人次。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当前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可以概况为三大主要威胁。

  一是生命健康威胁。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天的世界“因病相连”。我国周边国家的疫病疫情环境严峻,艾滋病、登革热、疟疾高发区毗邻。比如记忆犹新的“非典”(SARS)危机,曾造成有的城市“万人空巷”。2013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仅家禽业损失就逾600亿元。

  二是经济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宁波检验检疫局介绍说,近年来他们联合高校组织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GDP折损率研究”发现,宁波市GDP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2012年折损值高达147.58亿元,折损率为2.24%。这意味着宁波GDP为此一年要减低2.24个百分点,如果把这块薄弱环节补上,宁波GDP可提升2.24个百分点。宁波如此,全国意义更大。另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2013年全国有23.9%的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由此被国外销毁、退货等直接损失达逾68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3%。其中,61%都是质量安全原因退货。

  三是生态安全威胁。这包括外来生物入侵、污染物、转基因和核辐射等。如全球近100个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目前入侵中国的就有50多种。同时,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急剧增加,危险性外来物种频顾国门。据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介绍,全国口岸不断截获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态势严峻,国门安全保护任务艰巨。此外,还有大量含高毒性硫化氢的进口原油以及旧电子物料、二手服装、工业及放射性废料等“洋垃圾”撞击国门,给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亟需转变职能提升非传统安全治理能力

  研究非传统安全的浙江财经大学廖丹子博士说,当前我国外贸经济形势严峻,贸易便利化需求强烈,但要重视避免重蹈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覆辙。新疆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汝东副教授则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关系,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等相关部门主动转变职能,以“大安全”观为指导,亟待构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又能推进安全发展的新模式。

  余潇枫说,检验检疫的口岸工作职能具有技防性、灾防性和国防性,可在非传统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重视将出入境检验检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重视检验检疫维护非传统安全的整体设计,这些对巩固“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同时,要构建国际贸易非传统安全治理新模式,据了解,目前宁波已开展了先行探索,一方面,把部门维护安全的职能“前伸”到国外源头、“外联”到与地方公共安全部门协作联动,同时把市场能承担的产品检验行为“中转”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另一方面,借助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倒逼作用,促进我国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利用国际规则,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

  记者 谢云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