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俄贸易产业园落户东莞石龙 国际物流基地再次升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10-29 11:30:00 东莞时间网

导读:今年9月14日10时30分,初秋的东莞晴空万里,一辆装载了13个集装箱的货运列车汽笛长鸣,从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又称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原石龙货运站)缓缓驶出。

  今年9月14日10时30分,初秋的东莞晴空万里,一辆装载了13个集装箱的货运列车汽笛长鸣,从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又称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原石龙货运站)缓缓驶出。自此,华南地区首个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跨境枢纽将迈向新的征程。

  2013年底,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正式启用后,就注定不同凡响。随着“粤新欧”、“粤满俄”国际铁路联运专列的开通,良好的发展前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项目也在今年被省长朱小丹称为广东“一带一路”建设的“头号工程”。

  “头号工程”的强大集聚效应,又为石龙带来了另外一个重大项目。今年9月3日,在中俄两国元首见证下,中俄贸易产业园落户石龙,东莞石龙也由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再次升级,成为广东面向中亚、俄罗斯,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成为东莞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又一壮举。

  运输时间缩到约15天

  时间回到2013年11月22日,这一天的上午11时20分,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开始运作,一组开往阿拉山口的专列从石龙发出。这条从珠三角直达中亚和欧洲的快速物流通道启用后,从东莞到俄罗斯的运输时间从原来的约35天缩短到15天左右。

  这是继佛山和深圳之后,广东省内第三个能用铁路将货物运输到国外的对外发运中心,为石龙打通了国际全程“门到门”的铁路线路,也迎来了华南地区外贸升级崭新一页。

  其后,多班国际、国内铁路线路开始显成效。其中包括国际线路2条,分别是石龙-满洲里-俄罗斯(粤满俄),编组出口2班次;石龙-阿拉山口-中亚五国(粤新欧),主要出口轻工业、日用商品,固定编组并由东莞海关现场查验1列/周。

  而国内线路则有4条,包括:黄埔、南沙-石龙-盐田线,天津-石龙-河源线,石龙-昆明线,以及石龙-广西线。

  到目前为止,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的运作已经非常畅顺和成熟。例如,“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开通以来,实现了每周2-3班列50-55个40尺集装箱出口俄罗斯或中亚五国,业务量实现快速增长。5月份, “华为——中亚五国”的国际集装箱产品专列开通。

  据统计,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2014年出口达3234个标准箱,约合8.0万吨,货值约3.2亿美元,主要出口日用品和家电产品;2015年1-7月份出口达3152个标准箱,同比增长103%,出口货值达1.92亿美元,单月石龙铁路集装箱发运量占广东省铁路集装箱全铁发运量90%以上。

  一份简报带来新机遇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石龙的“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备受关注。当时,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已经开通粤新欧线,从东莞石龙开出,可以到达中亚5国的主要站点以及俄罗斯,运输里程1万多公里,其意义重大。

  不过,之所以能引起省政府的重视,还源于中外运东莞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做了一份简报,以供内部交流使用。而飙升的运营数字和其背后的巨大意义,“惊动”了省里。简报里提到,自从铁路发运中心启动后,俄罗斯有关方面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来到石龙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不少合作的意向,也引起了省发改委高度关注。

  2014年下半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带队调研,认为这里可以成为广东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地方,并向省委提交《关于建设广东陆上“丝绸之路”大通道的若干建议》等报告,引起了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这才出现了全国“两会”上的一幕。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石龙项目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今年6月26日,省长朱小丹在广州会见俄罗斯开发及对外经济银行副总裁弗拉德科夫一行,明确提出了广东将把这个项目作为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头号工程,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发挥广东港口集群优势

  由于具有明显的政策、区位和交通优势,石龙项目其后得到了广东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长朱小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副省长招玉芳多次赴石龙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问题。东莞市政府、广东省口岸办会同驻粤有关口岸查验单位积极争取国家口岸办等有关部门支持,7月20日,国家口岸办批准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临时对外开放。

  今年9月14日,借着全国口岸办在东莞召开现场会的契机,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也开始临时对外开放。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省口岸办主任吴军表示,以后俄罗斯和中亚的货物,都有望选取广东作为这些国家的出海口,通过东莞石龙的水铁联运,可以发挥广东港口集群的优势, 让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货物通过广东走向东南亚,走上“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一通道,把东南亚的货送到俄罗斯以及东亚各国。

  种种景象显示,以东莞石龙这个千年商埠为起点,珠三角经济中心通往中亚、俄罗斯的广东“一带一路”大通道正在形成。

  担纲“头号工程”

  位于石龙的中国国际铁路货运基地项目为何被确定为广东建设“一带一路”的“头号工程”?中俄贸易产业园凭什么落户石龙?除了“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政策利好,这也得益于石龙本身的地理区位和东莞诸多政策改革优势。

  地理优势:东莞石龙镇北靠广州,南邻深圳,东接惠州,地处珠江口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珠江口西岸的优势传统产业走廊交界处,更兼扼守东江中下游咽喉要地,被物流行业人士认为是“金三角”之地,“西进”、“北联”和“南拓”三个方面潜力巨大。

  交通优势:石龙货运站运作模式成熟,开通石龙-满洲里-俄罗斯(粤满俄)和石龙-阿拉山口-中亚五国(粤新欧),拥有国际货运铁路专列的巨大优势;是省内极少数具备水铁联运功能的内河港口之一,今年7月打造了海铁联运通道。

  改革优势:东莞全力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在搭建一个覆盖各部门监管的“一站式”涉外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推动“三互”大通关改革,进一步节减了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