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450亿美元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10-14 10:02:00 人民网-国际频道

导读: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建交23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互利、合作、共赢等原则基础上,稳步扎实推进务实合作,为各自国内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都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建交23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互利、合作、共赢等原则基础上,稳步扎实推进务实合作,为各自国内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都作出重要贡献。

  201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到450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100余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贯穿中亚,绵延万里,同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相连,累计对华输气超过1200亿立方米,中哈原油管道累计对华输油超过8000万吨。中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已发展成为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物流合作典范。中哈巴克图-巴克特口岸开通中国与邻国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极大便利了两国农产品贸易。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中塔(吉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前者生产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部手机并取得不俗的市场销售业绩,后者着力推广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有力提升了塔农业生产水平,温室培育的黄瓜、西红柿等极大缓解塔冬季蔬菜供应不足的难题。也是在中国的支持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2号热电厂一期、南北高压输变电线项目、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电网改造项目、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顺利完工,帮助两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电力系统。中方企业承建的中塔公路一期、沙尔-沙尔隧道、乔尔马扎克隧道,中吉乌公路、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吐尔尕特公路、比什凯克-巴雷克奇公路、奥什-巴特肯-伊斯法拉公路等合作项目陆续完工,极大地改善了中亚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后,中亚国家积极响应,对共商、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寄予厚望。他们的主要考虑是:一是“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各国发展规划高度契合,能进行全方位战略对接。二是“依靠”,受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影响,中亚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参与丝带建设能为各国带来现实利益。三是“信赖”,中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而且有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言必信、行必果”。四是“舒适”,中方充分照顾合作伙伴关切,不强人所难,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次提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建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框架下深化合作开创了新模式。随后,中哈产能合作先试先行,取得早期收获,两国签署了涉及矿产开发、冶金、化肥、装备制造等多个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超过300亿美元。中国公司在其他国家承建的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塔吉克斯坦“亚湾—瓦赫达特”铁路项目正式开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安格连轮胎厂开工奠基,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建设稳步推进,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热电厂改造项目顺利开工。

  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政治互信水平高,务实合作基础牢,民间交往范围广。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理上毗邻,经济上互补,推动中国优势富余产能“走出去”,不仅能为中亚各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各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还将全面提升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水平。相信借助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势东风,依托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巨大平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中国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的产业链会越来越长,合作水平将迈上更高台阶。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