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加工贸易转型有戏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6-19 10:01:00 人民日报

导读:由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加工贸易博览会6月18日在广东东莞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12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境内外6300多家采购商及16200多名专业买手与会。

  由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加工贸易博览会6月18日在广东东莞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12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境内外6300多家采购商及16200多名专业买手与会。

  加工贸易博览会是我国唯一直接服务于加工贸易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国家级博览会,是我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前两届加博会累计达成商贸项目13000多个,意向成交金额1450多亿元,有效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的交流对接,有力推动了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

  走进加博会会馆,迎面而来的似乎都是一些“陌生”的品牌,“龙昌玩具”“东丽塑胶”“京瓷美达”……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些企业拥有极强的生产能力和出众的品质管理,一些世界名牌长期依靠这些企业代工生产,他们是构成珠三角“世界工厂”地位的中坚力量,由于过去长期从事代工生产,不但企业“名不见经传”,回报也极其微薄。

  东莞是加工贸易大市,近年来包括京瓷美达办公设备(东莞)有限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加工贸易企业成为加工贸易转型示范企业,他们逐渐摆脱“跨国企业生产车间”的尴尬地位,向拥有自主品牌和设计、内外兼顾的销售渠道等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过渡。

  东丽公司总经理李耀国坦言,公司过去基本只做外单,内销最头疼的就是分销渠道。“打开了销售瓶颈,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李耀国介绍说,目前东丽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国内一些大型商超可以看到,同时他们还接了国内的工程单,恒大集团在全国楼盘的室内人造绿化工程都是东丽公司在负责。

  “韩都衣舍”“小熊电器”在实体商场难觅踪迹,但却是大名鼎鼎的“网络名牌”,这两家企业前身都是代工企业,也都是因为代工难以为继转型的。在激烈的实体分销渠道中他们难以胜出,索性转向网络。现在“韩都衣舍”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小熊电器”网络销售额去年超过4亿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