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2013年德国贸易顺差排世界首位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2-11 15:35:00 中国行业研究网

导读:根据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的计算数据,2013年,德国以2600亿美元排在贸易顺差国首位,紧跟其后的是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在这一年登上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宝座。

  根据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的计算数据,2013年,德国以2600亿美元排在贸易顺差国首位,紧跟其后的是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在这一年登上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宝座。

  尽管看起来如此风光,但中国外贸仍难掩大而不强的现实,加之顺差中仍有较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利润微薄却要承担由此而来的一些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指责。长期以来,总有“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国外”的评价。

  自大和妄自菲薄都不可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中国切入的角度主要在零部件生产和加工、最终装配等环节,这部分业务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较低,盈利空间较小。产品的较大利润点多分布在新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而这些环节恰恰大多由国外企业所控制。”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认为,“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国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莉也表示,虽然中德都是顺差大国,“但两者显然不能相提并论,我们的顺差和德国的顺差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制造业强国,它的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占绝对优势。而我们的顺差中,有相当部分仍是加工贸易带来的,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利润有限,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低。”张莉说。

  不过,张莉认为“近两年中国的顺差结构与2008年时或此前不完全一样了,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渐成主导,顺差的组成形态自然也与此前不同”。

  事实上,从2013年的外贸数据可以看出,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已经提升至52.8%,同期加工贸易占比为32.6%,比重下滑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提升,对外资企业的依赖减小,结构更趋合理。“这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为主的顺差结构持续改善,中国正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张莉说,对于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外贸,应给予正确评价,“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都不可取”。

  未来关键在产业链竞争

  尽管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实效,但张莉指出:“不能回避的是,我们的一般贸易在知识产权含量、品牌附加值上与发达经济体相距甚远。同是一般贸易,我们的定价话语权不强。”

  至于加工贸易,张莉直言并不看好,“加工贸易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今后两年加工贸易还会继续减少,今年降幅可能在5%左右”。“这其中有订单向东南亚等地转移的原因,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加贸企业与客户间充满着选择与被选择的转换。顺差的构成也由此变化。”张莉说。“顺差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国制造业实力的体现,依靠低成本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家比较优势已难以为继,未来十年全球竞争将是价值链的竞争。”张莉表示,这将体现在更多中小企业将加入龙头企业产业链以及“走出去”企业增多后中国企业整合国际产业链能力提高上。

  有业内人士提出应根据价值链的位置来调整产业,向那些产业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全球贸易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张莉对此表示,从欧美制造业回流来看,价值链所处位置只是一方面,但也不能完全跟着价值链跑,还是要把自己的制造业做实做精,在技术、质量、品牌、服务方面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以前服务与贸易在外贸中脱节的现象将会改变,随着各类简政放权,政府与市场重新定位,贸易中的服务成本将会降低,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正在兴起,有助外贸供应链整合。

  马遥则建议,“成为第一大贸易国意味着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渠道已建设得较为完善”,未来要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渠道优势。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德国,贸易顺差,首位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