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日本“贸易立国”根基在动摇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1-28 14:48:00 驻大阪总领馆经商室

导读:日本“贸易立国”的根基已变得非常脆弱。根据财务省28日公布的统计显示,去年贸易收支为11万4745亿日元的逆差,连续3年赤字。

  日本“贸易立国”根基在动摇

  日经新闻28日讯,日本“贸易立国”的根基已变得非常脆弱。根据财务省28日公布的统计显示,去年贸易收支为11万4745亿日元的逆差,连续3年赤字。去年日元对美元贬值20%以上,原本非常有利于出口,但出口额仍比上一年下降1.5%。由于日本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加上与新兴经济体的产品竞争,出现出口难以增长的经济结构。日本想摆脱这种贸易逆差局面并非易事。

  日本2013年的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万5334亿日元。主因是原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进口增加,达2.8万亿日元以上。此外,安倍经济学式的经济缓慢复苏也导致逆差扩大。日本去年进口达到81万2621亿日元,同比增长15%,而出口仅增长9.5%,为69万7877亿日元。进口服装类增长21.1%,通信设备增长24.6%。由于内需强劲,进口大幅增加,贸易逆差随之扩大。

  日元贬值使按美元结算的进口额扩大,贸易收支暂时恶化。按以往经验,日元持续贬值将促进出口增加,贸易收支会随之好转。因此有学者认为2013年下半年贸易逆差将好,但去年10-12月的贸易收支为3万5188亿日元赤字,不但没有缩小,还时隔两个季度进一步扩大,其根源是日本制造业的结构发生变化。索尼凭借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七,成为日本硕果仅存的手机厂商,但已经退出了在日本国内的生产。根据花旗证券的测算,在日本通信设备领域半数产品从海外进口,紧随其后的是纤维行业,进口达50%以上。 亚洲企业在价格上占优,质量也具备一定实力,这给日本出口蒙上一层阴影。

  在钢铁与化工基础材料领域,由于亚洲厂商增产,造成供给过剩,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导致需求低迷。而日本的内需强劲也使得日本厂商对难以盈利的出口业务缺乏兴趣,生产电炉的东京制铁从去年夏季起,停止所有产品的出口。通过财政支出拉起的内需正掩盖出口的萎靡。

  日本2013年出口结构反应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和世界经济潮流。竞争力减退的电子器械生产加速向海外转移,去年贸易盈余1.7万亿日元,同比减少1.2万亿日元。而汽车出口带来1万亿日元盈余,贸易收支更多依赖汽车产业构图明显。日元贬值,向美国的出口大幅增加,去年达到12万9310亿日元,时隔5年超过对华出口(12万6286亿日元)。

  民间调查机构普遍认为日本的贸易逆差将在2014年后有所改善。其依据是,4月增税后内需暂时降温将抑制进口。如果日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100日元水准,出口将逐步增加。SMBC日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牧野润一认为,2016年将实现贸易顺差”。

  不过仅靠汽车支撑的对美出口缺乏增长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如果不能创新产品,将很难找到恢复“贸易立国”的道路。(大阪经商室)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