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千亿旅游贸易逆差?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10-24 9:13:00 南方都市报

导读: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称,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舆论和公众的关注

  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称,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舆论和公众的关注。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曾一直保持顺差状态。然而,从2009年开始,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20亿美元的逆差。之后,逆差规模逐年快速扩大。根据上述预测,2014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短短5年间增长近50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尽管有专家指出,千亿逆差不必过虑,这不仅可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有助于贸易再平衡,减轻国外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关注,不失为一石二鸟的妙计。但无论如何,高达千亿美元的逆差规模,势必会导致大量的财富外流,而且对扩大内需消费乃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作为我国的近邻,韩国也长期处于旅游贸易逆差状态。但与我国情况不同的是,近年来韩国旅游贸易逆差的规模整体呈现减小趋势,甚至于未来数年内很有可能有望由逆差转为顺差。而这其中,与韩国过去多年来为发展旅游经济、扭转旅游贸易逆差所做的多方努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韩国将吸引外国游客作为拉动韩国旅游经济、破解旅游贸易逆差的重中之重。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包括《振兴旅游业方案》等政策和一系列推动措施。近年来,尤其将目光瞄向了数量庞大且又增长迅猛的中国游客群体,采取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除了积极打出韩流文化牌,力推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以外,韩国还不断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多次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门槛,大幅增加中文导游数量,积极推动人民币“无障碍”购物,组建专门的旅游警察队伍等等。

  得益于上述一系列措施,近年来赴韩外国游客大幅增加,几乎是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从2007年到2013年间外国游客人数由644万人次增长至1217万人,增幅达89%,韩国成为了全世界外国游客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中国游客成为人数增长的主力军。而与此同时,韩国的入境游收入也相应从2007年的57亿美元增长至143亿美元,增幅达到151%。受益于入境游收入的持续提高,过去几年来韩国的旅游贸易逆差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韩国的旅游贸易逆差规模曾高达约110亿美元,而到2014年上半年逆差规模仅为约18亿美元。韩国政府预期,力争到2017年赴韩外国游客人数提升至2000万人次,届时入境游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其次,韩国大力发展免税购物业,以弥补其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足的缺陷“旅游的核心是消费,消费的核心是免税”。这句话将韩国的旅游、消费和免税购物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各类对赴韩旅游中国和日本游客的调查数据均显示,购物消费是其赴韩旅游的首要目的。不少韩国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没有免税购物业作为支撑,仅凭韩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很难获得韩国旅游业今天的发展成就。

  韩国免税业不仅品牌种类齐全、价格拥有较强竞争力,且购物渠道非常便利,涵盖机场店、市内店、网上、机上等多个渠道。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近年来各大免税店还特别推出了中文导购、中国团队游客柜台和中国游客专属优惠活动等服务。2007年以来,韩国免税购物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免税购物市场。

  应该说,巧妙结合了旅游和消费的韩国免税购物业,在政府和业界的倾力打造下,已然成为韩国旅游业的一面“金字招牌”,为韩国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奠定了基础。这其中,中国游客又成为韩国免税购物业的最大“金主”,占到免税店顾客总数的近七成。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游客在韩人均消费达到2272美元,较外国游客在韩平均消费额高出34%。

  再次,韩国积极打造国产名品,输出韩国制造、留住内需消费。韩国在大力发展免税购物业的同时,还将其作为打造国产名品、输出韩国制造、留住内需消费的最佳平台。在韩国各大免税店,都设有为数众多的韩国国产商品专门柜台,三星数码产品、名牌手袋、化妆品、高丽参和电饭煲等众多韩国本土知名品牌均位列其中,在展示韩国制造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回报。

  数据显示,2013年韩国本土品牌雪花秀和MCM便分别压倒国际品牌竞争对手,双双位居韩国最大免税店——乐天免税店化妆品和箱包皮具柜台销量排行榜的首位。可以说,无论是韩国本国国民,还是中国游客,均将韩国本土名牌作为购物消费的主要目标。这与中国游客纷纷赴美欧韩日抢购国外奢侈品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长远来看,我国也需要尽快打造自己的奢侈品品牌、高端产品,惟有我们的消费品也能比肩国外知名品牌,才能促进旅游消费的内转和旅游贸易逆差的减少。

  综上,正是得益于韩国旅游经济的战略正确、措施有力,才使得国外游客的持续流入和入境游收入的持续走高,支撑着韩国旅游贸易逆差始终没有扩大,相反还有所减少。而反观我国,近年来出境游客人数和境外消费持续大幅增长,而入境游客人数和消费水平则呈现下行。这一增一减、此消彼长,旅游贸易的巨额“剪刀差”便成为必然。

  以邻为鉴。亚洲近邻的韩国发展旅游经济、改善旅游贸易逆差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应当从刺激内需经济的高度,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促进旅游业均衡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芮晓恒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千亿,旅游,贸易逆差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