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球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交织并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7-26 10:07:0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形势趋于恶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更加明显。

  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形势趋于恶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更加明显。

  从传统贸易救济措施来看,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频繁使用,近几年反倾销与反补贴并案实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数据,1995—2011年期间,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全球货物贸易中的两个反倾销波峰,1999年、2008年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分别达到358起、209起,占该期间全球发起反倾销案件总量的14.1%;两次金融危机也形成了全球货物贸易中的两个反补贴波峰,1999年、2009年全球发起的反补贴案件数量分别达到41起、28起,占该期间全球发起反补贴案件总量的24.7%,2000年、2009年全球实施的反补贴案件数量分别达到21起、19起,占该期间全球实施反补贴案件总量的24%。

  除了传统的“双反一保”、技术壁垒等,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了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美国针对知识产权的337调查、针对外国政府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的301调查、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以及欧盟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碳关税等政策措施。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2011年7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自2010年G20首尔峰会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已实施194项保护主义措施,其中80%来自G20国家;2012年6月发布的第11次报告指出,自2008年11月G20峰会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施1640项保护措施(不包括非公平贸易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11年11月G20峰会时增加了331项保护措施(不包括非公平贸易和保障措施调查).

  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根据WTO的统计,截止到2013年1月18日,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RTA)数量近400个,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246个,绝大多数国家参与了一项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墨西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数量高达40个。这些区域贸易协定采取了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等形式,不仅涉及货物贸易,而且涵盖服务贸易、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等,促进了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补充,各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壁垒大幅度降低,成为交易成本低的自由贸易区域,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边贸易体系的作用,因为区域组织以外的贸易伙伴面临新的贸易壁垒,实际上也是一种贸易保护。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区域组织不断出现,形成了多个利益集团。例如,东盟组织(ASEA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南方共同体(MERCOSUR)。近几年,亚洲区域一体化呈现竞争态势,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等相继出现。区域内贸易比重占据重要地位,国家间竞争向区域集团间竞争演变。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欧盟、NAFTA、ASEAN的区域内贸易比重分别超过58%、33%、21%。

  纵观全球贸易发展历史,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长期相互交织。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仍将是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相互交织的格局。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贸易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