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主粮净进口有何问题?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7-2 10:28:00 BWCHINESE中文网

导读:目前,中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保持非常大的进口。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

  按照粮食储备要求,中国粮食储备每年以1/3的速度进行轮动,08年中国的粮食储备率是30%,其后经过了几年大幅增长之后,目前虽然没有准确比例,但是必然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按照年产值11000万吨计算,30%左右的储备总量,恰恰符合4000万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从这些分析来看,大量收储表面上造成了粮食的技术性紧缺和价格的不断走高。这里还有一个证据:中国从低粮价时代走出来的节奏,恰恰是与08年后国家加大粮食收储力度是正相关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主粮市场如果单纯从市场化表面来看的话,那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那么为什么中国要收储?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粮食补贴比例是比较少的,粮农的收入保证和种粮积极性主要是靠价格刺激,就是高价刺激生产。

  所以收储从某种角度上说,已经成为了中国粮食格局的一种逻辑陷阱——中央如果贸然降低收储力度,那么粮食价格必然大幅走低,马上会有大量粮农放弃种粮,别看有那么多储备,到时候中国同样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这不是危言耸听,1960年大饥荒饿死数千万人的时候,中国粮食并非颗粒无收,其减产幅度也不过才20%。以当代中国,绝对不可以出现打击粮农积极性这种事情。当然收储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如果停止收储,粮价和国际接轨,种粮将面临全部亏损,更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同样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只能不断加大收储力度,市场上国内的粮食边际生产成本只会不断抬高,而这种高成本生产出来的粮食却又主要形成储备,没有投入流通,进而进一步抬高成本。造成国内外粮价不断分化,就像08年之前,中国粮价低于国外,但是粮农种植意愿大幅下降,这就开启了之后的收储力度加大的序幕,国内粮价甚至高于人家送到我们门口的价格。于是,更多进口粮食开始涌入国内市场。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主粮大量进口本身不是问题,并不代表在数量上中国真正的粮食缺口。但一个完全非市场化的缺乏竞争的市场,背后总会给人带来一连串的隐忧。就像咱们中国的主粮市场,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如果从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看,中国在粮食生产上是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的,要是没有政府干预,中国的粮食产量应该大幅下降才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是经济作物,而不是对土地消耗很大的主粮作物。然而目前中国所走的种植路线却又是与国际市场相同的,这就意味着中国这种托市政策越来越难进行下去。

上一页  下一页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