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传统贸易统计夸大了 出口对中国DGP贡献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7-2 10:21:00 网上轻纺城

导读:一项由商务部主导的研究课题昨日被发布。报告指出,以贸易总量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严重夸大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也夸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现象。

  一项由商务部主导的研究课题昨日被发布。报告指出,以贸易总量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严重夸大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也夸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现象。

  这份名为《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利益关系研究》的课题报告在昨日清华大学举办的“全球价值链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讨论会”上发布。该报告由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收支司四个部门组成“课题指导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口对GDP的贡献被高估

  该报告测算了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Trade in Value Added,简称TiVA),追踪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研究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获益情况。

  初步测算发现,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被一定程度高估。表现在我国单位出口增加值含量较低,2010年每1000美元出口仅给国内带来615美元增加值。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2010年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29.5%,但出口带给国内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8.1%。

  报告建议,我国应当根据出口增加值,而不是根据出口总值来衡量中国的出口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测算还发现,我国鼓励加工出口虽然能够促进中国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市场,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同等数量的非加工出口的贡献。2010年我国1000美元加工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加值仅为387美元,不足非加工出口的一半;2010年加工出口货物占总出口约46.9%,但加工出口拉动的增加值仅占26.6%。

  测算又发现,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农业的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最高,1000美元农业出口带来925美元国内增加值;其次是服务业,1000美元服务业出口带来885美元国内增加值;第二产业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低,1000美元工业和建筑业出口带来564美元国内增加值。

  第二产业工业部门中,不同行业部门单位出口所含的国内增加值具有很大差异。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和木材加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以及非金属制品的出口中国内增加值比较高。而作为高科技产业代表的交通运输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增加值含量较低。

  中美等贸易顺差被夸大

  该研究测算发现,仅以进出口总值作为标准将严重夸大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夸大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失衡程度。以中美贸易为例,如果以出口增加值来测算贸易顺差,则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将减少约60%。

  中国的六个主要贸易伙伴中,以增加值计的中美、中欧、中印、中韩的贸易顺差均大幅下降,而中日贸易逆差则有所扩大。以贸易总值计算的中国和东盟存在贸易逆差,但在以增加值计算的情况下,则转变为贸易顺差。

  其中,2010到2011年,以总值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812美元和2024美元,而以增加值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下降为794美元和928美元,分别降低56%和54%;以总值计的中欧贸易顺差为1428美元和1448美元,以增加值核算的贸易顺差下降为806美元和803美元,分别降低44%和45%。相比之下,2010到2011年,以增加值核算的中日贸易逆差和贸易总值逆差相比,分别扩大24%和42%。

  报告指出,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和贸易伙伴间产品贸易结构的不同、参与贸易产品的增加值率不同,给双方带来的利益(增加值)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就改变了双方的贸易差额。

  报告建议,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从产品层面关注不同出口产品的增加值率的差异,考察给增加值贸易差额变动影响较大的贸易品,对不同的进出口产品采取有差别的贸易政策。

  商务部探索推进价值链核算

  昨日的论坛演讲中,海峡两岸协会会长、原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目前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已经逐步取得共识。“这里讲的是研究取得了共识,但是不是采用这种方式来纠正现在的统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取得共识。很多国家在研究和方法上觉得有道理,但实际过程中会不会存在不利因素,他们还是没有接受这种方式”。

  陈德铭提出,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的实质是国际贸易规则的演进和孕育。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增加值的统计方法的改革,希望能够体现中国的技术贡献,以此来客观、科学地评价当前所谓的贸易失衡问题,深化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再认识。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是一个加工贸易多的国家。出口规模很大,但很多是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料部件加工出口的,加工增值实际低一些。价值链核算可以更准确的弄清楚两国的实际贸易增加值,对于未来国际贸易谈判会有用处。

  但他进一步指出,价值链目前还只是初步的学术研究,海关统计目前还不能操作,只能做事后研究。

  商务部相关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商务部会通过出口激励、工艺链管理等各种途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商务部也在通过价值链这种工具说服、推动其他部门,来说明产业转移和升级时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