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6月5日电当地时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中国政府已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在一些成员国反对的背景下,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初裁“靴子”依然悍然落地,实为罕见。
业内人士认为,欧盟如此“悍然”制裁中国企业,可以说站不住脚,但也在意料之中。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组件企业还能享受两个月的低关税,至8月6日前的两个月时间是谈判关键期,如果协商一致,欧盟委员会仍有可能在半年之后的终裁中撤销临时关税。
国内光伏企业阿特斯公司称,欧委会的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表明欧委会在关键时刻还是意识到了光伏在中欧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贸然征收高税。很多业内人士都很清楚,一旦开始征税,那么即使此后中欧能够通过磋商和解,中国光伏产业失去的市场也将无法挽回。
“要达成价格承诺,就得把欧盟之前认定的47.6%的倾销幅度弥补上。现在中国在欧洲的组件价格大致是0.6欧元每瓦,补上价差相当于变成0.9。”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解释道,这个价格等于把中国产的组件都挡在了欧盟门外,因为像台湾、日本的企业售价在0.7~0.8欧元,中国的产品没有任何吸引力。
光伏市场,两头在外,成了欧美对华贸易战的“靶子”。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纷纷加大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的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双反”困境。
尽管国内企业还在等待最终的判决,但是这场长达近一年的“光伏战”,也颇让人感到疲惫,毫无疑问,贸易战将导致“双输”结果,这场“战争”中没有赢家。
从中国方面来说,此案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左右,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关系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
而欧盟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虽然,某些欧盟光伏产品制造商可能因此受益,但为数更多、经营规模更大、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的欧盟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将遭受严重打击。